全球电子协会肖茜:互联协作是电子行业未来方向
7月10日上午,全球电子协会东亚区总裁肖茜在线上接受了包括《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内的媒体记者采访。
肖茜强调:"电子行业的特征,就是高度的全球化,我们不支持孤立封闭的思路,我们认为互联协作才是未来行业的发展方向。"
全球电子协会是全球电子产业的代表机构,在全球拥有超3000家会员,数千家合作伙伴。服务于电子产业从设计到成品的全价值链,涵盖原始设备制造商、半导体企业等。协会在中国、比利时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以支持会员发展。
定位是产业的连接者和倡导者
在采访过程中,肖茜首先介绍了全球电子协会的发展情况。6月23日,IPC正式更名为全球电子协会。其全球会员中,北美占50%,亚洲占25%。目前,中国电子行业头部厂商大多为全球电子协会会员,如华为、中兴等。
目前,电子产业已占据全球商品贸易总额的五分之一以上。2023年,全球电子贸易总额达到4.5万亿美元,体现出电子制造产业链技术复杂性、专业化与高度分工的特征。
当下最受关注的,当属特朗普政府与各国的贸易谈判。肖茜表示:"我们第一时间召开了会员会议,大家一致的观点是不支持(加征)关税。(特朗普)政府出于提升本国的制造能力以及发展经济的初衷,我们是认可的。但是我们认为,关税作为一刀切的工具,并不能达到(特朗普)政府想达到的目的。因此,我们第一时间代表会员向(特朗普)政府发声,呼吁更加谨慎地看待关税问题。"
其补充表示:"我想,我们在这方面应该起到一定作用。后续我们也看到特朗普政府考虑设立谈判期和缓冲期。我们协会的自我定位是连接者和倡导者,我们愿意代表产业共同的声音去呼吁相关政府能够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政策。"
在关税政策等诸多不确定因素之下,电子行业企业如何平衡全球化与本地化协作?肖茜认为:"首先,全球化依然非常重要。此外,本地制造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地缘政治对供应链产生冲击这一情况下。如果企业有能力把一些制造环节放到离目标市场、离客户比较近的地区,可以提升交付速度和客户满意度,同时还可以规避掉由于相关因素带来的不确定性。"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