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的新逻辑:从“卖铲人”到“全球AI基建运营商”
打造更具韧性的全球布局,供应链与市场并重
今年以来,英伟达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积极布局。
继与沙特公共投资基金旗下AI公司Humain达成一项价值数十亿美元、包括1.8万颗最新AI芯片的供应协议之后,英伟达又在COMPUTEX 2025大会上宣布,将在中国台湾的台北市建设新的办公室。
此外,据环球网19日报道,英伟达计划在上海建立一个研究中心。英国《金融时报》16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上月访华期间与上海市官员讨论了该计划,且已经在上海租赁了新的办公空间。
从上述布局中,能够观察出英伟达怎样的发展路径?要回答这个问题,“供应链”和“全球市场”是绕不开的两大关键词。
一方面,供应链是芯片行业的核心。目前,市场正在密切关注全球地缘政治对芯片行业带来的潜在不确定影响。对于英伟达来说,公司与中国台湾供应链合作密切,多家核心供应链伙伴都集中在台湾。本次宣布在台湾建设新的办公室,体现出英伟达希望与供应链维持紧密合作关系。
5月17日,黄仁勋在台湾宴请英伟达的供应链伙伴,宴请名单包括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矽品董事长蔡祺文、广达董事长林百里、广达副董事长梁次震、光宝科总经理邱森彬等人,总人数超过30位。
另一方面,英伟达正在拓展全球客户结构,意图摆脱对亚马逊、微软、谷歌等传统云巨头的高度依赖。目前,亚马逊、微软和谷歌等大型云计算公司为英伟达贡献了超过一半的数据中心收入。通过扶持AI新兴云服务提供商,英伟达正在构建一个多元化的“云生态朋友圈”。
例如,2023年4月,英伟达以20亿美元的估值向专注于AI的云服务提供商CoreWeave投资1亿美元,持有这家公司4%的股份。这份投资也为英伟达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今年3月,CoreWeave登陆美股纳斯达克,上市首日市值规模达到200亿美元。
在COMPUTEX 2025上,英伟达还宣布推出云平台NVIDIA DGX Cloud Lepton,将其称为“一个能够将全球开发者与数万颗GPU连接起来的计算平台”。市场研究公司Creative Strategies的CEO兼首席分析师Ben Bajarin对彭博社表示,这是英伟达“成为云端GPU聚合商的一种方式”。
除了扶持“云端新势力”以外,对全球市场的拓展和稳固也是英伟达的一大多元化战略。分析指出,英伟达与沙特公司Humain的交易,以及阿联酋AI公司G42在阿布扎比建设超大数据中心的计划,预计将为英伟达带来以十亿美元为单位计算的年度增量收入。
今年以来,黄仁勋也多次重申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当地时间5月6日,黄仁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AI市场规模可能在未来两到三年达到500亿美元,通过向中国市场销售产品能为美国带来收入和税收,同时“在美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因此,黄仁勋强调:“作为一家美国公司,如果无法参与其中,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在CNBC的采访中,研究公司Futurum Group的CEO Daniel Newman表示,英伟达正在寻求对中东市场的突破,中东市场也在寻找“将石油转化为数字化未来”的机遇,因此两者一拍即合。不过,在建设全球多元化布局的同时,英伟达需要面对来自中国本土芯片产业和美国科技巨头的多维竞争。他认为:“英伟达目前仍保持多周期领先优势,下一步要通过技术扩散巩固地位。”
这次参加COMPUTEX 2025之前,今年以来,黄仁勋已于1月和4月两次到访中国。据央视新闻报道,4月17日,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在北京与英伟达公司首席执行官黄仁勋举行会谈。黄仁勋在会谈中表示,中国是英伟达非常重要的市场,希望继续与中国合作。
英伟达正在引领全球AI产业向深水区前行。在新的竞争格局下,能否兼顾技术领先、生态构建与客户多元化,将决定这家公司是否能从“卖铲人”成长为智能时代的“基建运营商”。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