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海经济炙手可热 助推军工类ETF持续吸金
军工行业再迎新增长极。当前,深海经济已成为资本市场新热点,公募基金经理对深海科技领域的关注度明显升温。在深海经济热度的带动下,市场资金涌入军工ETF,多位基金经理也对2025年的复苏前景表示乐观。深海经济受基金经理关注近期,深海经济相关政策的密集落地为资本市场注入了新动能。3月以来,深海科技指数涨势明显,累计涨幅达19.99%。

公募研判二季度投资机遇:受益于经济复苏和资金面支撑 A股或延续春季攻势
2025年以来,人工智能(AI)、人形机器人等科技板块成为推动权益市场上涨的关键力量。临近季末,股债市场波动加大,沪指在摸高3400点后出现大幅震荡,债券市场也经历显著调整。

公募基金年内新发产品规模超2200亿元 权益类占比跃升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新发产品规模已突破2200亿元,总体呈现大体量基金数量增加、发行节奏加快、权益类产品占比提升等特点。这些积极变化,不仅反映了市场的修复与投资者信心的增强,也为基金公司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业内人士认为,基金公司可通过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加强风险控制等措施,更好地满足投资者的需求。

结构性行情下ETF此起彼伏 调仓背后谁“吸金”?
A股市场震荡调整之际,资金借道股票型ETF的布局策略有所转变。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21日,2月以来有近1596亿元资金净流出股票型ETF,逆转此前连续10个月净流入的资金进场格局。至此,股票型ETF年内资金净流出超过1200亿元。

净值“纹丝不动” 新基金静待年报落地后入场
证券时报记者安仲文在年报窗口期到来之际,基金经理逐渐变得谨慎,即便新基金,在认购踊跃的情况下,也在耐心等待入场机会。多位基金经理认为,今年股票市场行情向好趋势已定,但基于寻找确定性的机会以及规避年报业绩风险,机构资金大规模进场预计会等到基金重仓股业绩披露完毕,也就是在3月底之后。

汇金、证金持仓维持稳健 业内人士建议盯紧“新核心资产”
中央汇金、证金公司去年四季度以来的持仓较为稳健,并无显著变化。展望后市,业内预计A股市场估值重构机会较大,建议甄选出“新核心资产”。据数据,截至记者发稿时统计,去年末证金公司持股中,中国石化、交通银行、紫金矿业、中国神华、中国平安等12家公司环比与同比的持仓数据均无变化;中央汇金对中国平安、中国石化、东方财富、中国神华、中煤能源等15家公司环比与同比的持仓数据也均无变化。

中国资产“出圈” 私募仓位节节攀升
伴随市场结构性机会的持续演绎,私募提升仓位愈发积极。私募排排网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3月14日,股票私募仓位指数升至77%以上,创今年以来新高。手握重金的头部私募(管理规模超过50亿元)攻势更猛,今年以来仓位节节攀升。在业内人士看来,在全球资本重估中国资产、稳增长政策效果逐步显现的背景下,A股和港股投资机会将持续涌现,尤其是科技板块值得重点挖掘和布局。

多只基金更换业绩比较基准!什么信号?
3月21日,建信、广发等公募旗下多只基金公告更换业绩比较基准,包括此前有类似举动的银华、汇添富、交银施罗德、浦银安盛、鹏华、富国等公募在内,开年以来更换业绩基准的基金数量已达80只。其中,有不少主动权益基金放弃了沪深300等传统宽基指数,转向了中证A500指数等新兴指数,以及中证TMT产业主题指数、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份指数等更能体现基金风格的行业指数。

全国企业年金基金2024年“成绩单”出炉:投资收益1563.23亿元 加权平均收益率4.77%
近日,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局披露了2024年的全国企业年金基金业务数据。上述数据显示,全国企业年金投资资产净值约为3.6万亿元,投资收益为1563.23亿元,加权平均收益率为4.77%。此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与上述数据一起披露的还有养老金产品的数据。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养老金产品资产净值约为2.43万亿元,2024年投资收益率为4.7%。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