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募出海各显神通 讲好中国故事成为获客“敲门砖”
在各行各业都面临全球化竞争的当下,公募基金“出海”的步伐正在不断提速。6月14日,公募基金的国际业务一日两传利好:一是华泰柏瑞基金和南方基金首发的沙特阿拉伯ETF正式获批,“出海”版图再度扩展;二是中国证监会就《香港互认基金管理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对互认基金的客地销售比例限制、转授权限制进行了大幅松绑,进一步激发基金公司的“出海”热情。

本周REITs迎解禁潮 多家股东表态不减持
本周,多只REITs限售股份将迎来解禁。6月12日,博时基金披露公告,博时蛇口产园REIT的战略配售投资者基金份额即将解除限售。公告指出,博时蛇口产园REIT的1.08亿限售股解除限售生效日为2024年6月21日,账户持有人为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此次解除限售后,可流通份额的比例将从67.27%提升至74.87%,可流通份额合计为10.64亿份。

基金市场双向开放再提速 逾百只ETF有望获互联互通“入场券”
6月14日,中国证监会就《香港互认基金管理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沪深交易所同步发布了修订后的沪深港通业务实施办法及有关事项,降低ETF互联互通的纳入标准。不少公募基金认为,相关规则的修订,有助于鼓励更多境外资管机构参与中国市场,而互认基金业务可以作为境外资管机构认识内地市场的桥梁,吸引外资在中国内地展业,从而进一步推进我国金融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

今年以来逾百只债基提前结束募集 爆款基金频现
债券型基金持续受到市场关注。近期,多只债券型基金发布提前结束募集公告,仅6月份以来,就有18只债基(仅统计初始基金,下同)宣布提前结募。同时,今年以来爆款债基频现,多只债基发行总规模均在70亿元以上。数据显示,截至6月16日,年内发布公告称提前结束募集的基金达114只,提前时间长短不一。

知名百亿基金经理贾成东5只产品同时卸任
公募基金行业再传知名基金经理大消息。招商基金6月15日公告,招商行业精选、招商研究优选、招商科技动力3个月滚动持有、招商产业精选、招商景气精选的基金经理变更。原基金经理贾成东卸任上述5只基金,至此他已没有在管基金产品。就在5月底,贾成东所管理基金曾宣布增聘基金经理,从过往行业情况上看,增聘基金经理之后往往会伴随相关人事变动。

卖茅台重仓煤炭股!基金经理扛不住了?
近两年新能源、消费行业疲软,重仓的基金业绩表现平平,有基金经理选择坚守,但也有基金选择切换赛道,卖出新能源和消费股,重仓煤炭、电力等资源股,今年内业绩逆转,跻身公募基金全市场业绩前三名。在接受券商中国记者采访时,有基金经理表示,在经济增速放缓、企业成长性下降背景的下,市场更加偏好能源、电力等低风险、收益确定性强的高股息板块。

小公募“乌鸡变凤凰” 有多难?
存量竞争和高度成熟的公募行业,希冀业绩换规模的小公募已难实现乌鸡变凤凰。尽管在野蛮生长、粗放式经营的阶段,部分小公募通过某只产品业绩的单枪匹马带动公司品牌、规模的崛起和阶层跨越,但随着公募行业格局的日益稳定和资源固化,行业尾部公司通过业绩换规模实现乌鸡变凤凰的逆袭变得日益渺茫。

A股市场下半年怎么走?哪些板块有望成为投资主线?近7000字重磅研判!
A股市场又进入震荡期。今年5月中旬以来,沪指触及年内高点3174点后,近期再度陷入调整,开启“3000点保卫战”模式。
边风炜:“科特估”让人摸不着头脑 A股热衷于炒作题材新名词
A股市场突然出来个新名词——“科特估”,一时间让人摸不着头脑。A股的科技股说实话看不到显著的低估,“科特估”只是一个炒作新名词。近期科技股成为市场热点,一方面大基金三期规模超预期,引人遐想;另一方面大洋彼岸科技巨头趋势向好,英伟达、苹果股价屡创新高。与此同时,A股市场突然出来个新名词——“科特估”,一时间让人摸不着头脑。

申万宏源:怎么看“科特估”行情?行情要“买预期 卖兑现”
一、短期“科特估”催化的科技成长行情有所表现,一些近期被忽视的基本面改善借势发挥。我们提示,科技成长基本面确实在底部区域,但高弹性改善的线索尚不清晰。“科特估”行情可能也要“买预期,卖兑现”。短期“科特估”行情发酵,市场普遍讨论的逻辑包括:1.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和专家座谈会提问“我们的独角兽企业新增数下降的主因是什么?”。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