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士宝盛邓启志:聚焦三大因素 在中国市场寻找优质股票
瑞士宝盛邓启志:聚焦三大因素在中国市场寻找优质股票最近一段时间,外资持续回流中国市场,越来越多的外资机构加入唱多中国资产的阵营。瑞士宝盛中国策略师邓启志表示,基于对中国经济基本面稳步复苏的乐观预期,瑞士宝盛预测未来12个月内,中国在岸市场和离岸市场的回报率有望超过10%。邓启志表示,在中国投资,投资者应重点关注两大方面。

权益类基金净值显著反弹 机构关注后市风格切换
2月以来,伴随市场逐步回暖,权益类基金净值显著反弹,其中有近600只基金净值反弹幅度超过30%。根据基金一季报公布的持仓来看,反弹幅度较大的基金主要配置了科技成长方向的股票。站在当下时点,多家机构认为,在经历较长一段时间的调整后,成长股显示出一定的性价比优势,后期市场风格有望从红利价值向成长风格切换。

公募基金隐形重仓股揭晓 电子医药持仓市值最高
根据上市公司一季报前十大流通股东与公募基金一季报持仓的对比,可以发现公募基金一季报隐形重仓股的情况。公募基金隐形重仓两大行业以申万一级行业划分,公募基金一季度隐形持有电子、医药生物市值超过600亿元,分别为619.81亿元、601.85亿元,持股数量均高于480只;对电力设备行业持股市值随后,为429.1亿元;对机械设备、非银金融、计算机等板块持股市值在200亿元以上。

“基金赚钱基民亏”将成为过去时?公募赚钱效应转向更大群体
新“国九条”对基金持有人而言,或意味着只有少数基民赚钱的公募格局正在变化。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随着监管部门一系列制度安排和对价值投资的引导,此前通过超常规、非常规手段长期主导基金业绩的迷你产品,或将在业绩排行榜上逐步让位于覆盖更大基民群体的头部公募。

头部公募“业绩归来” 时隔多年重新霸屏十强
时隔多年后,拥抱常识、坚定走寻常路的头部公募基金罕见霸屏业绩十强榜单。在A股市场开启拥抱常识逻辑下,头部公募基金业绩率先复苏和崛起,在连续多年未能现身基金业绩排行前列之后,一大批代表市场话语权的顶流大型公募集体上位。

实探限购放松后的楼市:看房热情有所增加 回暖势头各地不一
近日,执行了13年的北京住房限购政策迎来首次调整,深圳也放宽限购,杭州、西安宣布全面取消住房限购。业界预期,5月将迎来一波全国的放松潮,涉及到购房政策、首套房认定标准政策、二手房出售政策等。政策松绑影响如何?证券时报记者走访多地房地产市场了解情况。杭州:外地客户增多5月11日晚上10点,喧嚣了一天的杭州城,逐渐安静下来。

永赢基金章赟:金价涨势或未完待续,黄金股ETF弹性高
4月以来,黄金价格坐上“过山车”:伦敦黄金现货交易价格在4月中旬创下2431.41美元/盎司的历史最高值后,一路回落至失守2320美元/盎司。尽管金价震荡,黄金投资产品的热度却居高不下。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相比一季度国内黄金ETF的总持仓量同比增加5.5吨(至67吨),4月国内黄金ETF迎来大笔资金流入,令其黄金总持仓量单月大涨约24吨,创下单月资金流入最高记录。
利好不断 全球主要市场迎普涨行情 多指数创历史新高!
多重利好因素交织下,本周包括A股在内的全球主要市场均表现不错,不少指数周内创出历史新高或阶段新高。尽管美联储官员本周再次释放鹰派信号,但瑞典央行降息、英国央行继续按兵不动等举措释放的鸽派信号也在市场上得到广泛关注。展望下周,包括美国、德国、欧盟在内的多个重要经济体将发布最新通胀数据。尤其是美国,在2024年通胀数据持续反弹的背景下,能否迎来“降温”备受关注。

海通策略:当前港股上涨或主要由交易型资金驱动
5月12日,海通策略研报认为,①近期港股表现出色,外资明显回流及国内政策催化或是主要原因。②当前港股上涨或主要由交易型资金驱动,长线配置资金回流或有赖于宏微观基本面进一步企稳。③二季度A股或处蓄势阶段,短期白马稳定更稳健,中期主线关注中国优势制造和硬科技等。

兴证策略:真正的主线已经浮现 各类资金聚焦龙头白马
今年以来,市场出现了包括出海、红利、资源股等几个鲜明的主线。而这些线索的背后,埋藏的是龙头跑赢的暗线。在多数方向、指数、行业中,龙头均有显著的超额收益。我们统计了申万31个一级行业年初以来表现,发现截至5月9日,各行业中市值前5大龙头股(市值取2023年底值)的涨跌幅中位数,除银行以外,均较行业整体表现出明显的超额收益。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