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突破4000点,当前基金配置是否高位站岗?
近期,A股市场情绪回暖,上证指数强势突破4000点,引发投资者广泛关注。然而对于持有或计划配置基金的客户而言,不免产生担忧:当前是否已处于高位?此时买入是否面临“追高”风险?本文将围绕基金配置,为大家详细解答这些疑惑,帮助投资者在市场波动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小编这就为大家整理几个论证,解答大家的疑惑。
1.此4000点非彼4000点
从历史上看,剔除今年以来的情况,上证指数仅有2次突破4000点,看起来貌似上证指数突破4000点以后很快就要到顶。
然而当前的宏观和市场环境,和过往已经有非常大的差别。
如果结合上证指数和GDP看,大部分时间股市走势和宏观环境还是有非常大的相关性。

资料来源:WIND,数据自1999年12月31日至2025年11月5日,指数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也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须谨慎
上证指数这一轮上涨主要由经济复苏预期改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如降准降息、资本市场改革)以及外资回流等因素驱动。从目前宏观环境看,我国的经济正持续向好,这给予了股票市场更长远的上涨机会,也为基金投资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另外今年股市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结构分化明显,今年以来上证指数上涨超18%,但是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今年以来涨幅超18%的只有14个,这意味着市场还有很多投资机会等待挖掘,基金投资也有望借此获得较好收益。

资料来源:WIND,数据自1999年12月31日至2025年11月5日,指数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也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须谨慎
同时,大家或许发现了,2015年以后股市波动貌似不像以前那么大,这是因为资产市场朝着更理性、更健康的方向在发展。所以,未来股市更可能是慢牛、长牛,短期或许会有波动,但是中长期配置机会还在,基金投资也值得关注。
2.指数点位并不代表实际业绩
通过看上证指数等主要股指的表现,可以了解股市的整体走势,但是对于基金而言,由于基金可以通过挖掘不同类资产、不同行业甚至个股的结构性机会,可以走出超越股指的行情。
自2015年4月10日突破4000点,到今年10月29日时隔十年再次突破4000点,上证指数原地踏步,但是许多基金早已净值创新高且涨幅喜人,这正是基金的魅力所在,也凸显了基金投资的独特优势。

资料来源:WIND,数据自2015年4月10日至2025年10月29日,指数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也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须谨慎
3.想参与股市但是还是担忧波动的投资者,不妨考虑“固收+”基金
“固收+”基金并非纯股票型产品,而是以债券等固定收益资产为底仓,辅以股票、可转债、打新等“+”策略增强收益。其核心目标是在控制波动的前提下,力争实现较好的稳健回报。
从过往历史经验看,回顾2015年、2017年、2021年上证指数突破关键点位后,未来一年“固收+”基金仍有较好的表现,为投资者提供了较为稳定的收益。

资料来源:WIND,指数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也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须谨慎
而且,从创新高情况看,“固收+”基金创新高能力远高于上证指数,即使在2015年最高位买入偏债混合型基金指数或二级债基指数,持有至今仍有不错的表现,进一步证明了“固收+”基金的稳健性。

资料来源:WIND,数据自2015年6月24日至2025年11月5日,指数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也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须谨慎

资料来源:WIND,数据自2015年6月24日至2025年11月5日,指数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也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须谨慎
对于想配置基金,但是又怕高位站岗的投资者,小编的建议是:坚持资产配置,避免择时焦虑。
试图精准判断“高点”或“低点”往往适得其反,与其纠结是否“追高”,不如回归资产配置本质:
若想进行中长期配置,不如忽视短期波动,用更长期的视角来看待投资
若担忧短期波动,可采用定投方式分批买入,平滑市场波动
若担心追涨杀跌,不妨考虑定开、持有期等产品
上证指数突破4000点,反映的是经济信心的修复,而非泡沫的开始。历史数据与现实案例均表明:在合理的资产配置框架下,当前仍是配置基金的较好窗口期。(文章来源:广发基金)
(原标题:上证指数冲到4000点,现在买基金会高位站岗吗)
(责任编辑:66)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