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127家公募机构自购权益基金,传递市场信心
又一家公募机构出手自购,用“真金白银”传递信心。8月25日,华泰证券(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泰证券资管”)发布公告表示,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以及公司主动投资管理能力的信心,将于近期陆续运用不超过3200万元自有资金投资公司旗下权益类公募基金,持有期不少于1年。此举旨在强化与投资者利益协同,传递市场信心,促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
华泰证券资管相关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运用自有资金投资公司旗下产品,旨在秉持长期投资的理念,与广大投资者和基金持有人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当前,经济高质量发展酝酿的新增长点亦层出不穷,公司将继续聚焦先进制造、大消费、大健康等优质赛道,为投资者持续提供长期稳健回报。”公募机构自购行为不仅体现对市场的信心,更有助于稳定投资者预期。
公开数据显示,华泰证券资管于2016年获得公募牌照,2017年发行首只公募产品,目前公募产品线已覆盖固定收益投资、多资产和FOF投资、权益投资、REITs等多个领域。根据华泰证券年报,截至2024年末,该公司公募基金规模为1386.69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44.54%。政策层面,自购行为也契合《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要求,通过提升中长期业绩等指标权重,引导机构加大权益类基金投资。
《证券日报》记者进一步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公募机构持续积极自购旗下产品,其中权益类基金占据重要地位。据Wind资讯数据,截至8月25日,年内已有127家公募机构启动自购,自购产品中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占比接近半数。仅8月份以来,就有南方基金、工银瑞信基金等多家机构相继宣布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的计划。其中,8月11日,南方基金发布公告称,公司于近期陆续运用固有资金投资旗下权益基金南方中证A500ETF联接A、南方标普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ETF联接A、现金流ETF南方,合计投资金额将不少于2.3亿元。
此外,8月8日,工银瑞信基金宣布,公司及高级管理人员、拟任基金经理将共同出资不低于1000万元认购工银瑞信臻选回报混合型基金。据业内人士介绍,南方基金此次2.3亿元的自购金额主要投资中小成长股、高股息资产、现金流稳健企业三大方向,既分散风险又把握多元机会。这种布局不仅优化了资产配置,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收益来源。
在朱润康看来,公募基金的自购行为可带来三个方面的积极影响。其一,有效提振市场信心,自购行为向市场传递出机构对自身投研能力与市场前景的乐观态度,有助于在市场波动中注入流动性、缓解抛售压力、促进估值修复,并吸引更多长期资金入市;其二,强化与投资者的利益协同,促使基金公司更加注重长期业绩而非短期博弈,形成与投资者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良性机制;其三,推动公募基金行业走向高质量发展,自购热潮有助于提升投资者信任,促进行业健康、稳健和可持续发展。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原标题:年内已有127家公募机构启动自购权益基金)
(责任编辑:73)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