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二次首发”显著增多,助力募资市场提速提质

网络 2025-08-26 04:30:30
基金 2025-08-26 04:30:30 阅读

  业内人士表示,相较于同质化程度较高的新基金发行,对优秀存量基金产品进行公募“二次首发”,既能缩短资金入市周期、提升募资效率,又能通过有业绩验证的产品吸引更多理性资金,实现公募募资市场的提速与提质。基金市场这种创新模式,正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随着A股行情好转,公募募资市场也迎来了新变化。近期,华夏基金、西部利得基金、圆信永丰基金等公司,纷纷携手招商银行、工商银行等核心银行渠道,对旗下绩优基金集中开展“二次首发”。

  什么是“二次首发”?业内人士表示,这是基金主销渠道在基金首发合作的基础上,经过一段时间的业绩观察后,选取业绩优异、符合投资者需求的产品作为重点持续营销的一种模式。与普通持营相比,二次首发的营销优先级会更高,是基金营销的重要策略。

  业内人士表示,自今年7月以来,这类营销动作扎堆出现,且成效显著。公募“二次首发”既能提升募资效率,又能吸引理性资金,对优化公募募资生态具有积极意义。

  公募“二次首发”显著增多

  今年8月,盛丰衍管理的西部利得央企优选股票在交通银行进行“二次首发”,并于近日结束募集,规模较二季度末快速增长。资料显示,该基金是一只量化基金,成立于去年12月,今年二季度末规模为2.18亿元。Choice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22日,该基金成立以来收益超过20%。

  “今年7月以来市场上涨,许多绩优基金吸引客户自发申购。我们积极抓住时间窗口,推动西部利得央企优选基金成为交行‘二次首发’的重点产品。”西部利得基金人士说。

  无独有偶,8月4日起,孙蒙管理的华夏智胜优选混合发起式在招商银行进行了“二次首发”。彼时,该基金发布公告称,基金A类份额参与招商银行申购及定期定额申购费率优惠活动。数据显示,该基金去年8月成立至今的收益超过50%。

  圆信永丰医药健康混合近日也在工商银行进行了“二次首发”,该基金近一年净值已经翻倍。据渠道人士透露,该基金规模增加了上亿元。

  增量资金持续借“基”入市

  “今年7月、8月,公募募资市场上‘二次首发’的基金数量明显增多。基金公司、渠道对绩优基金产品的持续营销热情大幅提升。部分基金产品近期借助‘二次首发’,规模增长逾3倍。”沪上某公募营销服务部负责人说。

  从近期“二次首发”的产品类型来看,主要聚焦于量化基金及一些行业主题型产品。Choice数据显示,截至8月22日,量化基金近一年平均收益超过45%,多只产品净值翻倍;部分行业主题型基金,如医药生物主题基金,近一年的平均收益也达到46%。

  业内人士认为,“二次首发”既能提升行业募资生态、降低资源浪费,又能凭借基金过往表现,匹配给更适合的投资者,有利于实现公募募资市场的提速与提质。基金二次首发模式,正引领公募募资市场迈向新高度。西部利得基金人士表示,基金公司应当主动强化渠道沟通,传递正确的投资理念,摒弃“趁热打铁”的规模冲动,转向“精耕细作”的价值创造,将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人。

  不仅是绩优主动权益类基金,资金还在加速流入ETF等被动指数基金。随着沪指逼近3900点,ETF总规模已经接近5万亿元大关。尽管8月尚未结束,但8月以来ETF的月度净申购份额已超过460亿份,规模增量超过3700亿元,成为今年以来ETF份额、规模增量都最大的月份。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今日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