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深度解析:PCB与消费电子在AI算力革命中的投资机遇
【导读】基金经理解读PCB及消费电子投资机会,聚焦AI算力革命(关键词:PCB行情、AI算力、消费电子投资、基金经理)
中国基金报记者张燕北孙晓辉
AI算力军备竞赛延伸至PCB战场。一块小小的电路板(PCB),在A股市场爆发出惊人的能量。Wind统计显示,截至8月22日,中信PCB指数自4月低点以来最大涨幅超过140%。今年以来,A股PCB板块近20只个股涨幅超过1倍,头部PCB产业链公司业绩持续增长,AI浪潮下算力需求成为最大驱动力。
PCB板块行情发力的主要逻辑是什么?行情是否具有持续性?经过持续上涨,是否已呈现局部泡沫?中长期而言,PCB板块的产业趋势和配置价值如何?为此,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了多位基金经理。

永赢基金权益投资部基金经理任桀

平安鼎越混合基金经理林清源


上银数字经济混合发起式基金经理赵治烨、惠军

德邦基金基金经理雷涛
在上述基金经理看来,这轮PCB行情有坚实的产业逻辑,AI算力需求的爆发性增长是核心驱动力,行情或具备戴维斯双击的潜力。大家普遍认为,虽然近期板块涨幅较大,但对应后续的盈利预期,当前板块PE并不高。市场并非在对整个PCB板块进行无差别炒作,而是在为那些能够切实分享到AI红利、拥有技术壁垒和客户壁垒的公司的“确定性”支付溢价。
此外,基金经理们认为,从中报数据来看,行业向好的信号非常明确。中长期来看,PCB行业的成长逻辑也非常清晰。除了PCB板块,消费电子领域端侧AI硬件创新等方向也值得关注。任桀指出,全球生成式AI快速发展带动算力板块需求高涨,中国厂商擅长的光通信和PCB领域迎来发展机遇,行情或具备戴维斯双击的潜力。林清源认为,本轮行情最强劲的催化剂源于AI算力需求的爆炸式增长,是一场技术驱动的产业升级。AI服务器对PCB的要求在“量”和“价”两个维度上都实现了跃升,传统服务器主板通常为8~16层,而AI服务器为了承载GPU、高带宽内存等高性能芯片,其PCB层数普遍要求在18层以上,部分高端产品甚至达到28~30层。层数增加、材料升级以及加工难度的提高,共同推动了AI服务器用PCB单价的大幅提升。同时,一台AI服务器所需的PCB面积也远超传统服务器。
对于板块估值情况,林清源表示,如果参考龙头公司的TTM估值,确实处于近三年较高位置,但市场愿意给“高估值”有其逻辑。这些公司已经深度切入英伟达、谷歌等全球AI巨头的供应链体系,订单饱满。市场在为“确定性”定价,在当前宏观环境下,高增长且确定性强的资产是稀缺的。赵治烨认为,估值方面现在市场存在一些分歧,虽然部分龙头个股涨幅较大,但从明年动态市盈率来看,很多优质企业仍然只有十几倍的估值,在整个科技板块中并不算贵。值得关注的是,行业内部分化比较明显,那些真正切入AI服务器供应链、技术实力强的公司,估值还有提升空间。而对于一些跟风上涨的二三线企业,则需要谨慎看待。
从中报数据来看,行业向好的信号非常明确。惠军指出,头部企业业绩普遍超预期,一些龙头企业增速在50%以上,而且毛利率也在持续改善。更重要的是,企业都在积极扩产,特别是针对高端产品线的投入很大,这说明行业对中长期发展很有信心。雷涛认为,PCB板块呈现结构性分化,有AI客户和订单的公司呈现出业绩的高增长和盈利水平的持续提升,而传统行业需求为主的公司则表现相对平淡,这进一步印证当前AI需求的高景气。展望后续,AI客户需求依旧是领先于行业供给的,部分过去相对保守的公司亦做出了扩产的动作,反映出行业对AI投资的坚定信心,亦可期待后续业绩的进一步兑现。
中长期来看,PCB行业的成长逻辑非常清晰。随着算力需求的不断提升,PCB正在向更高层数、更先进材料的方向演进,单板价值量还会持续提升。惠军认为,行业景气度能否延续,关键要看两个因素:一是全球AI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推进,二是国内企业在高端产品上的技术突破和客户拓展。从目前来看,这两个方面都在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除了PCB,消费电子领域也值得关注。雷涛表示,消费电子领域主要关注端侧AI硬件的创新,今年全景相机、消费级3D打印等细分领域出现了小爆款,且这轮产业创新是由国内企业主导。对于AR眼镜等“从0到1”的端侧新品仍在产品逐步验证的早期阶段,需要根据消费者需求不断优化产品定义,长期还有广阔的想象空间。林清源关注下一个现象级终端的领域——AI智能眼镜。AI眼镜有望成为AI技术落地的最佳硬件载体之一,相较于手机,它解放了双手,提供第一人称视角,在许多场景下具备天然的交互优势。市场已经开始显现爆发的迹象,如去年的Meta Rayban,今年的出货预期不断上调,根据研究机构Counterpoint最新发布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高达110%。
对于PCB及消费电子板块,林清源的投资策略可以概括为一套攻守兼备的“杠铃策略”。策略一,紧跟科技巨头,聚焦“卖铲人”龙头。核心仓位将始终聚焦于那些已经深度绑定全球科技巨头(如英伟达、苹果、特斯拉、华为等)供应链的A股PCB龙头公司。这些公司是AI革命中典型的“卖铲人”,无论最终哪个AI应用胜出,作为算力基础设施的核心供应商,它们的业绩都具备高度的确定性。策略二,深挖产业链上游,寻找“高弹性”机会。在配置核心龙头的同时,也挖掘产业链上游、市场关注度相对较低但弹性更大的投资机会。PCB产业链上游的材料环节,如特种树脂、高端铜箔、电子玻纤布以及PCB化学品等,存在着被低估的投资价值。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