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上行期投资策略:坚持理性,规避风险
一、市场上行期的焦虑
在投资市场中,连续下跌会引发焦虑,而市场上行期(投资市场)同样可能带来焦虑情绪。持仓的投资者会纠结是否要加仓或卖出,空仓的投资者则犹豫是否要买入。市场稍有波动,投资者就可能迅速改变前一天的想法。例如,市场上行期也可能亏钱,一个空仓的人,每天看着市场上涨又坚持不买入,最后的结果就很有可能在忍耐中爆发,某天大涨的时候忍不住全仓买入,结果买在市场高位。这种情绪波动在投资市场中十分常见,凸显了市场上行期投资心理管理的投资市场重要性。
二、市场上行期中,坚持这件事
那么,市场上行期如何让自己的投资“更舒服”?其实方法很简单,即坚持自己的投资习惯,减少市场热度对自身决策的干扰。例如,某投资者本以少量资金持有基金并获利,但受网络信息影响,在高位全仓买入不熟悉的投资产品,结果可能令人失望。因此,投资者应在能力圈内稳扎稳打拓展,避免超出风险承受能力进行投资决策,坚持理性投资。
三、现在的情况
当前市场上行期时间较短,与过去20年中的市场上行期相比,此次市场上行期(2024年9月至今)尚不足1年,而2005-2007年、2012-2015年、2019-2021年的市场上行期均持续2年以上。数据表明,市场上行期需时间形成一致预期,当前信息传播加速可能导致预期波动,如2019-2021年市场波动显著增大。此外,本轮成交量未达近一年高点,市盈率(PE)仍处于20倍左右,低于历史市场上行期后期水平(如2005-2007年达60倍、2012-2015年达30倍)。


数据来源:Wind,2005-2007 年市场上行期(2005 年 7 月-2007 年 10 月),2013-2015 年市场上行期(2012 年 12 月-2015 年 6 月),2019-2021 年市场上行期(2019 年 1 月-2021 年 12 月),本轮市场上行期(2024年9月-今)。数据截至日期2025.8.20。仅作说明示意,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过去表现不预示未来。
观察时间长度来进行一定的分析,是因为,市场上行期根本上来说是投资者的一致预期向上,这种一致预期的形成,也就是说大家想法的一致化,必然是需要时间的。
当然,在目前信息传播极其发达的当下,一致预期的形成可能会更波折,例如部分资金会更迅速地入场和离场,也可能放大这种影响。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2019-2021年市场上行期,指数的走势就明显比此前两次波动更大。这个情况也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另外,如果以成交量来一定程度上代表市场的热度,观察本次市场上行期的成交量,我们也可以看到,成交量并没有达到近一年来的高点,依旧大幅低于2024年9月的高点。
从另一个角度分析,指数估值显示,历史市场上行期后期市盈率(PE)快速上行(如2005-2007年达60倍、2012-2015年达30倍),而本轮市盈率仍在20倍左右,显示市场估值提升空间仍存。


数据来源:Wind,2005-2007 年市场上行期(2005 年 7 月-2007 年 10 月),2013-2015 年市场上行期(2012 年 12 月-2015 年 6 月),2019-2021 年市场上行期(2019 年 1 月-2021 年 12 月),本轮市场上行期(2024年9月-今)。数据截至日期2025.8.20。市盈率PE(TTM):以最近12个月(四个季度)每股盈利计算的市盈率。Wind计算公式为:总市值2/(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TTM)。指数计算公式:∑(成分股,总市值2)/∑(成分股,净利润(TTM))。仅作说明示意,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过去表现不预示未来。
四、一些具体的做法
面对当前市场,投资者可采取以下策略:首先,能“长”勿“短”,即满足投资框架且前期收益良好的情况下,长期持有效果优于短期交易,避免高买低卖;其次,能“退”勿“进”,需认清自身风险偏好,例如风险评级为C4的投资者不应盲目购买R5产品;最后,能“纪律”勿“随意”,制定并遵守投资纪律,如权益市场上行时制定分步卖出计划,理性止盈。这些策略有助于投资者在市场波动中保持稳健,实现长期收益。
(文章来源:汇丰晋信基金)
(原标题:3700点以上,请注意这些)
(责任编辑:66)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