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规模激增,投资者如何搭建ETF投资矩阵

网络 2025-08-20 15:51:04
基金 2025-08-20 15:51:04 阅读

我记得之前提到ETF规模超过4万亿时是4月底,谁曾想短短4个月,ETF规模就迅速接近5万亿。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18日,全市场ETF总规模已突破4.8万亿元,较去年年末激增上万亿元,这反映了机构资金和个人投资者的入市意愿与信心。

市场ETF份额近4个月增长仅1万亿

数据来源:Wind 截至:2025.08.18

万亿元级增量背后,是保险、年金等长期资本通过ETF进行战略性布局,更是“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念的深度落地。

未完待续——日均百亿资金“跑步”进场

当前资金仍以每日近百亿速度持续入场。以沪指站上3700的8月15日为例,当日股票ETF整体资金净流入达106.07亿元。

这其中,上证50ETF、沪深300ETF等宽基ETF产品成为“吸金”主力,港股主题ETF产品资金净流入也居前。

作为工具型投资品种,ETF有着“市场风向标”之称。股票型ETF在近期释放的信号不仅在于日均资金流入和规模增长,更在于其释放的趋势信号。

有分析人士指出,A股在8月18日之前一段时间里,就表现出了逐步增强的势能,经历连续上涨后投资者需要关注资金获利了结的波动。

运筹帷幄——投资者如何搭建ETF矩阵

经过近20年的发展,ETF这个曾经的小众投资工具,正在逐步走进更多普通投资者的资产配置视野。

截至目前,市场上的ETF产品有1259支,没有体系的投资在ETF市场有可能会吃大亏,ETF已经从早期的“单点突破”,走向了今天的“体系建设”。

那如何搭建自己的ETF体系呢?这就和排兵布阵是一个道理,每个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排兵布阵,最后自称体系。

先锋:新热点ETF做"行情捕手"

在ETF市场中,如何抓热点是一门学问。虽然近期行情火爆,但不同行业差别还挺大。

关键还在于板块轮动和市场风险,结合走势看近期市场新热点主要有三:一是“反内卷”、稳增长;二是被充分认可的景气行业;三是人气方向。

一旦捋清热点就可以通过相关行业ETF进行布局,从而获取超额收益,这部分资产由于赔率较高,因此在配置中会成为先锋,冲锋陷阵。

港股医药赛道“翻倍基”频出

数据来源:Wind 截至:2025.08.19

中军:宽基ETF当"躺平神器"

当市场从"普涨时代"进入"结构化牛市",宽基ETF正在成为普通投资者的"最优解"。为什么这么说?逻辑很简单,如果市场处于慢牛阶段,那指数势必会上升。

近两年,以沪深300和中证A500为代表的宽基ETF,规模显著扩张。同时,以中证A50、中证A500系列ETF等为代表的产品成为创新标杆。

除了沪深300主题ETF,中证A500和中证1000主题ETF在年内也有较好表现。科创50、上证50和中证A500等主题ETF,虽然目前总规模不高,但年内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后军:港股ETF居“价值洼地”

最近港股和A股市场出现明显 “分化”:A 股持续上涨,而港股不仅没跟上,反而下跌,指数停滞不前,而这也给了港股投资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

从估值来看在拥有阿里、腾讯等一众巨头的恒生指数其估值对比全球各大指数而言还是最低的,PE甚至没有超过12倍。而就分位点而言,对比A股,港股的分位点要更低,相对而言胜率更高。

恒生指数估值目前仍旧处于较低位置

数据来源:Wind 截至:2025.08.19

而向来以高估值著称的科技赛道,港股的性价比就更加明显了,对比纳斯达克40倍的PE,以及科创50那可怕的147倍PE而言,恒生科技整体的PE倍数仅为21.69倍。性价比不言而喻。

恒生科技指数性价比凸显

数据来源:Wind 截至:2025.08.19

港股在科技、消费、新能源、医药等领域发展迅速。低估值+高发展,港股ETF作为“后军”,或将在长时间的维度中不全向上突破。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今日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