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半年ETF市场:规模破4万亿,债券型ETF成亮点
2025年上半年,ETF市场发展呈现出新变化。Wind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ETF总规模突破4万亿元大关,达到4.31万亿元,相比去年底增逾15%。债券型ETF成为ETF市场扩容的重要动力,创新产品陆续亮相,吸引诸多资金流入。以沪深300、上证50为代表的宽基ETF,以及跨境ETF和黄金ETF资金流入同样明显。
债券型ETF规模扩容成亮点
截至6月底,ETF总规模达4.31万亿元,与去年年底相比增长15.57%。股票型ETF共970只,规模合计3.03万亿元;债券型ETF共29只,规模合计3839.76亿元。债券型ETF规模增幅达120.71%,创新品种基准做市信用债ETF是“黑马”,8只新成立的基准做市信用债ETF合计吸引1058.91亿元净流入。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利率下行周期中,机构急需久期匹配工具,科创债等新政释放超9000亿元优质资产,ETF的透明性和流动性契合了险资等大体量资金的配置需求。
科创债ETF近日也实现了从上报、获批到发行的快节奏推进。10家头部公司上报首批科创债ETF,7月2日获批,7月7日火速发售且首批产品全部“一日售罄”。债券型ETF市场即将迎来300亿元的增量资金。
田利辉进一步表示,债券型ETF的爆发式增长,是资本市场转型的缩影之一,未来这一市场有望持续扩容。
港股黄金等主题品类受青睐
据Wind统计,沪深300ETF华夏、华安黄金ETF等为上半年“吸金”规模排名前十的ETF。在宽基ETF方面,沪深300ETF华夏等净流入额均超100亿元。跨境ETF中,港股通互联网ETF等受到资金青睐。黄金ETF“吸金”能力惊人,华安黄金ETF上半年规模实现翻倍。
世界黄金协会报告显示,全球黄金ETF在上半年增加了380亿美元。博时黄金ETF基金经理王祥表示,降息预期是影响市场的核心变量。田利辉分析称,港股ETF的增长源于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预期升温,黄金ETF规模的扩容则是受多种因素决定。
田利辉表示,投资者须警惕短期投机,建议以中长期视角配置。今年上半年,多只港股创新药ETF、黄金股ETF等展现出较强的赚钱效应。
基金公司加快ETF布局
近年来,基金公司普遍加快了在ETF市场的布局和运营。存量规模方面,全市场管理ETF规模超过千亿元的基金公司共有12家。增量规模方面,上半年ETF新增管理规模在200亿元至500亿元的公募机构共有8家。
增速方面,富国基金等旗下ETF的管理规模上半年增速相对较快。田利辉认为,头部效应进一步凸显,但中小机构仍可通过差异化战略和特色化发展进行突围。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原标题:总规模破4万亿元 上半年ETF市场“座次洗牌”)
(责任编辑:137)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