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收视角:建筑业供需偏弱 地产销售热度上行

张继强/吴宇航/吴靖 2024-12-16 20:19:46
机构研报 2024-12-16 20:19:46 阅读

  核心观点

      上周出行热度高位略收敛,汽车销售热度维持高位。电力方面,用煤日耗同比上升,水电供给同比下降,煤价下降。

      水泥需求偏弱,供给略有修复,库存下行,价格下行。黑色需求偏弱,供给下行,库存低位震荡,价格表现分化。沥青开工率同比降幅收窄,价格下降。化工产业链开工率略有回落。半钢胎生产热度高位平稳,全钢胎生产热度继续下降。上周新房成交热度有所上行,结构上,一线>二线>三线。上周二手房成交热度维持高位,结构上,一线>二线>三线,挂牌呈现量增价跌的特征。出口运价上升。猪肉价格走弱。原油价格上行,黑色系价格多数下行。

      出行热度高位略收敛,汽车销售热度维持高位

      出行热度高位略收敛。①城内出行方面,截至12 月13 日当周,9 个重点城市地铁客运量环比-2.0%(前值为+0.7%),较2019 年同期+15.0%(前值为+18.5%),出行热度略有下滑,但总体仍在高位;截止12 月8 日,拥堵延时指数同比+0.5%(前值为+2.7%)。②城际出行方面,截至12 月13 日当周,国内航班(不含港澳台)/国际航班执行航班数量同比+9.5%/+40.4%(前值为+4.0%/+43.6%),执飞率83.3%/84.8%(=执行航班数/计划航班数,前值为84.0%/84.8%,去年同期为79.9%/82.9%),执飞率有所收敛。

      电影市场热度下降,汽车销售热度维持高位。①服务消费方面,截至12 月13 日当周,电影票房环比-9.0%(前值为-7.4%),电影票房同比去年-37.9%(前值为-21.2%),相较2019 年同期-43.4%(前值为-37.3%)。电影市场热度下降。

      ②耐用品方面,乘联会口径12 月1-8 日乘用车零售/批发同比去年同期+32%/+55%(前值为+18%/+15%),各地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推进和优化,叠加以旧换新政策或将于年底截止,汽车销售热度维持高位水平。③非耐用品方面,截至12 月13 日当周,轻纺城成交量同比-4.76%(前值为4.28%),纺织消费热度同比转负。

      政策端,12 月11 日,北京市发布首批车路云一体化4 项地方标准,助推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扩区建设。截至目前,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累计推进标准研究70 项,北京市累计发布自动驾驶相关地方标准9 项,在研9 项地方标准预计将于今明两年内发布实施。

      建筑业供需偏弱

      电力方面,用煤日耗同比上升,水电供给同比下降,煤价下降。水泥需求偏弱,供给略有修复,库存下行,价格下行。

      黑色需求偏弱,供给下行,库存低位震荡,价格表现分化。沥青开工率同比降幅收窄,价格下降。化工产业链开工率略有回落。半钢胎生产热度高位平稳,全钢胎生产热度继续下降。

      具体来看:

      (1)电力方面,用煤日耗同比上升,水电供给同比下降,煤价下降。截至12 月12 日,25 省动力煤日耗周均环比/同比分别+3.9%/+2.2%(前值为+1.7%/-0.2%),用煤日耗同比上升。受气温整体偏暖及风电季节性转强因素影响,终端电厂日耗提升较慢,同时下游电厂库存持续高位积累,补库力度仍受限,煤价持续下行。水电供给同比下降。截至12月16 日,三峡水库日均出库流量的周均环比/同比分别为+0.1 %/-30.3%(前值为-0.2%/-1.2%)。截至12 月14 日,秦皇岛动力末煤(Q5500)平仓价797.6 元/吨,环比-2.0%(前值-0.9%),煤价下降。

      (2)水泥、黑色需求仍弱,黑色供给下行,沥青开工率同比降幅收窄。①水泥需求偏弱,供给略有修复,库存下行,价格下行。水泥需求同比下降,截止12 月9 日,水泥发运率同比-4.4pct(前值为-3.4pct)。供给端水泥生产处于低位,磨机运转率同比略有上行,产能利用率略有上升,截止12 月6 日,磨机运转率同比-1.8pct(前值为-3.8pct);根据百年建筑网,截至12 月12 日,全国水泥熟料产能利用率+44.5%(前值+44.2%)。水泥库存继续下行,截至12 月6 日,水泥库容比周环比-0.4pct(前值为-1.1pct)、同比-5.8pct(前值为-5.6pct)。水泥价格下行,12 月13 日当周水泥价格环比-0.9%(前值-0.2%)。②黑色需求偏弱,供给下行,库存低位震荡,价格表现分化。供给端,整体钢材供应处于历史同期较低水平。截至12 月11 日,全国高炉开工率同比-1.2pct(前值为-1.4pct),截至12 月13 日,螺纹与线材产量同比-17.5%(前值为-15.5%),生产偏弱,建筑钢材产量加速下滑。需求端,建筑钢材成交量同比降幅走阔。截至12 月13 日,建筑钢材成交量周同比为-27.7%(前值为-27.8%)。价格端,铁矿石价格环比+1.1%(前值+2.8%),螺  纹钢价格环比-0.5%(前值为+0.4%)。库存方面,螺纹钢库存同比降幅走阔。截至12 月11 日,螺纹钢库存265.20 万吨,绝对值高于2019 同期水平,周同比-21.3%(前值为-17.3%),近五年库存分位数为2.6%(前值为3.1%)。③沥青开工率同比降幅收窄,价格下降。截至12 月11 日,沥青开工率周环比+0.8pct(前值为-3.6pct),同比-2.5pct(前值为-3.8pct),沥青开工率同比降幅收窄,价格下降,截至12 月13 日,沥青价格周环比-1.8%(前值+4.1%)。

      (3)化工产业链开工率略有回落。供给端,PTA、聚酯和江浙织机开工环比均下跌,同比表现分化。截至12 月13 日当周,PTA/聚酯/江浙织机负荷率周环比分别为-2.9pct/-1.4pct/-0.1pct(前值为+1.8pct/+0.3pct/-1.1pct)、同比分别+0.9pct/-2.3pct/-2.2pct(前值为+10.7pct/-1.4pct/-2.4pct)。

      (4)半钢胎生产热度高位平稳,全钢胎生产热度下降。截至12 月13 日,半/全钢胎开工率周环比分别+0.1pct/-1.6pct(前值为-0.0pct/-1.1pct)、同比分别+6.7pct/-2.5pct(前值为+6.5pct/-0.7pct)。

      地产销售热度上行

      上周新房成交热度有所上行,结构上,一线>二线>三线。截至12 月15 日,30 城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去年同期22.69%(前值8.38%),一二三线成交面积同比去年同期53.85%/14.14%/7.72%(前值为19.92%/15.94%/-4.67%)。合并来看,十二月前两周新房成交同比23.24%(前值13.51%),新房成交动能有所回升。

      上周二手房成交热度维持高位,结构上,一线>二线>三线,挂牌呈现量增价跌的特征。截至12 月15 日,26 城二手房成交面积同比去年53.27%(前值59.33%),其中一二三线同比128.41%/43.91%/19.42% (前值116.62%/57.50%/16.85%),合并来看,十二月第二周二手房成交同比53.75%(前值54.47%)。挂牌方面,截至12 月2 日,城市二手房出售挂牌价/量指数周环比-0.47%/14.76%,挂牌呈现量增价跌的特征。大型城市方面,截止12 月13 日,北京/上海/深圳/成都二手房成交套数同比分别为93.97%/100.65%/158.51%/94.82% ( 前值为1.15%/1.18%/1.97%/1.52% ) ,环比分别为27.32%/6.08%/26.07%/18.36%,大型城市二手房市场热度维持较高水平。

      政策方面,上周房地产政策在需求端重点发力。中央层面上,政治局会议提及稳住楼市股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控制新增房地产用地供应,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处置存量商品房工作,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强监管防风险促改革推动财险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强调研究房屋保险体系,探索推广新型家庭财产保险等。 需求方面,河北省石家庄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印发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首付款的通知》,明确提取对象和条件为石家庄市缴存职工及其配偶在本市行政区域内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的,可申请办理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业务。

      整体来看,新房成交热度有所上行,二手房成交热度延续,二手房挂牌呈现量增价跌的特征,贝壳KMI 指数回升。前期地产组合拳政策落地后,地产供需格局好转,带看、认购与成交等数据改善,特别是一线城市集中放松限购限贷政策对二手房成交提振明显,新房热度的修复有反复,低能级城市目前库存高企,关注一线能否发挥传导效应。向前看,预计短期内房地产市场热度会有延续,但量价平衡尚未形成,结构上低线城市尚未明显修复,限购刚性需求释放+部分城市仍有进一步放松的空间,但持续性还需观察,长期内的供需关系改善则需要更多增量政策和居民收入支撑,持续关注政策落地后房产销售情况。

      土地方面,近期土地市场成交量略有回暖,溢价率仍偏低。从主要成交事件来看,义乌市2 宗地块溢价成交,北京市1宗地块底价成交,广州市6 宗地块底价成交,重庆市4 宗地块底价成交,成都市5 宗地块底价成交,武汉市14 宗地块底价成交,长沙市2 宗地块底价成交。截至12 月15 日,百城土地成交面积周环比+0.2%,同比-16.4%(较前值-18.56pct);供应面积周环比-50.0%,同比-30.2%(较前值+0.61pct);土地溢价率环比-3.4%,同比-1.8%(较前值-3.4pct);土地成交总价周环比-40.57%,同比-67.82%(较前值-74.23pct)。

      出口运价上升

      上周进口运价下跌。截至12 月13 日,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周均环比-8.4%,国内进口运价(CDFI)环比前一周-5.4%,截至12 月10 日,煤炭/粮食/铁矿石运价指数周均环比分别为-0.76%/-0.09%/-1.72%。煤炭方面,煤炭价格下行,市场询货、成交较冷清,叠加终端库存仍处于较高水平,采购意愿有限,煤价支撑不足。铁矿石方面,上周重要会议的召开对市场信心有所提振,但目前钢厂维持微利状态,铁水产量维持下行通道,成材端总库存维持去库趋势,整体产业矛盾并不明显。远期现货补库基本完成,港口现货端钢厂仍维持刚需补库节奏,节前补库积极性暂未体现。

      上周出口运价上行。截至12 月13 日,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CCFI)环比前一周1.4%,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SCFI)环比前一周5.7%。具体来看,上周远洋航线运价分化,其中北美航线、波斯湾航线、澳新航线运价上涨,欧洲航线、南美航线、日本航线运价下降。欧洲方面,欧元区12 月Sentix 投资者信心指数为-17.5,较前值下跌4.7,欧元区10 月工业产出同比下降1.2%,较前值上升1.0pct。北美方面,美国通胀回升,11 月CPI 同比增长2.7%,前值为2.6%;环比增0.3%,较上月的0.2%有所上涨。11 月PPI 同比升3.0%,环比升0.4%,均高于彭博预期。就业市场有所降温,周度初请失业金人数24.2 万人,为两个月来最高水平,高于预期的22.0 万人。经济活动方面,截至12 月7 日当周红皮书商业零售销售同比升4.2%,前值升7.4%。韩国12 月前十日出口同比增长12.4%(前值为1.4%)。向前看,短期内外需维持一定韧性,抢出口略有体现、可能有所持续,强度还需观察美国需求端走势和库存水平。

      猪肉价格走弱

      猪肉价格走弱,蔬菜价格上行。截至12 月13 日,农产品200 指数周均环比-0.2%。截至12 月13 日,猪肉/牛肉/羊肉/白条鸡周环比为-0.7%/-1.1%/-0.3%/0.3%,蔬菜/水果周环比0.2%/-0.0%,鸡蛋周环比0.2%。上周猪肉价格下跌。大型猪企及二次育肥认卖积极性较高,叠加养殖户年末冲量行为,猪肉供给较为充裕,猪价价格有所回落,但养殖端疫病对价格有扰动。上周蔬菜价格上行。北方部分蔬菜种植地受到气温下降影响,产量有所下降,叠加部分菜品退出市场的影响,价格有所上行。

      原油价格上行,黑色系价格多数下行

      内盘方面,截至12 月13 日,南华工业品指数周均环比0.4%,铜/铝环比分别为1.1%/-0.2%。铁矿石/焦炭/螺纹钢环比分别1.1%/-1.4%/-0.5%,水泥/玻璃价格周均环比分别为-0.9%/-2.8%。外盘方面,截至12 月13 日,RJ/CRB 指数周环比2.2%,布伦特原油周环比1.3%,截至12 月14 日,LME 铜现货/LME 铝现货1.13%/-0.87%。外盘方面,原油价格上行,主因地缘溢价上行与OPEC+减产对价格的影响。内盘方面,黑色系价格大部分下行。

      (1)原油价格上行。供给端偏多。欧盟宣布对俄实施新一轮制裁,叙利亚局势动荡使中东地区潜在供应风险加剧,地缘溢价有所上行,此外,欧佩克+减产已正式延期对价格亦有支撑;需求端偏多,国内政治局会议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部分积极信号,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等表述对市场信心有所提振,市场对亚洲地区经济增长和需求增加的预期略有上行;库存端偏多,截至12 月6 日,美国EIA 原油库存-142.5 万桶(前值-507.3 万桶)。

      (2)黑色系价格普遍下行。螺纹钢价格下行。重要会议召开对商品情绪有所提振,但建筑业供需偏弱格局未改,黑色商品情绪在会后有所回调,螺纹钢价格回归基本面运行。铁矿石价格上行,冬储等利多因素发酵,高弹性矿价有所走强,重要会议召开对价格亦有扰动。

      (3)铜价有所上行。美国12 月降息概率提升,国内会议释放信号偏积极,铜价略有反弹。

      风险提示:1)政策推进不及预期:政策落实节奏存在不确定性,若后续政策推进不及预期,经济修复速度可能偏缓。

      2)海外经济和地缘政治风险的不确定性:海外经济数据表现波动,地缘政治风险加大,外需回落或会对经济造成进一步拖累。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