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邮固收:产业升级视角下的区域经济

梁伟超/李书开/谢鹏 2024-12-16 13:25:10
机构研报 2024-12-16 13:25:10 阅读

  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背景下,哪些区域产业发展更好,中长期债务-经济更可能相应形成良性循环。哪些区域产业基础更好?哪些地区未来更有潜力?我们对此进行了详细梳理。

      东部地区产业、劳动和金融资源优势明显

      东部地区高新和榜单企业均领先,上市企业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高新企业方面,东部地区如广东、江苏、浙江、山东高新技术企业较多。榜单企业方面,东部地区部分榜单占比超七成。A 股企业方面,东部地区9 省市A 股上市企业与总市值之和占比均超70%;H 股企业方面,绝大多数位于东部地区,东部9 省市H 股企业数量占比超75%,市值占比超95%。

      中东部地区人口基数大,二产就业人口占比高。中部、东部地区人口基数大,且东部地区人口常住人口增加较多、二产就业人数占比高,能为产业发展提供充足产业劳动力转移。另一方面,部分中西部省份常住人口减少较多,但近年来东部地区人口虹吸能力有所下降。

      优质银行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部分中西部省份不良贷款率偏高。银行法人数量方面,东部省份资源较为丰富,政策性银行、国股行均分布在东部省份,中西部地区农信机构较多。信贷余额方面,东部地区余额更多,中西部地区仅四川在10 万亿以上,部分中西部省份不良贷款率偏高。

      产业转型升级与区域进一步协调发展

      产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是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成渝双城经济圈是重点区域。十八大以来,我国开始重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未来政策或将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技术创新、产业链现代化和绿色经济,同时聚焦内外部经济循环的协调。区域政策上,未来政策或将更加注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成渝双城经济圈等重点区域的协同创新发展。

      中西部产业潜力较大,产业转移成渝或受益较多先进制造业集群以东部地区的京津冀、江浙沪和广东为主,中西部地区战略新兴产业和中小企业特色集群相对较多,具有一定产业发展潜力。80 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中,东部地区较多且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而66 个国家级战略新兴产业集群和300 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集群中,中西部地区占比相对较高。

      产业转移中成渝双城经济圈和西安或受益较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西部人口最密集、产业基础最雄厚、创新能力最强、市场空间最广阔、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除了成都和重庆。此外,关中平原经济圈也或承接一定产业转移,其中西安受益或最多。其中川渝地区重点关注电子信息、软件和信息服务、生物医药、高端能源装备和航空航天等5 个国家级产业集群、西安则重点关注航空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对区域经济的支撑。

      风险提示:

      政策不及预期,市场波动加大。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