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策略周报:信用还能追吗?

谭逸鸣/刘雪 2024-12-08 19:33:36
机构研报 2024-12-08 19:33:36 阅读

  当周聚焦:信用跨年抢配行情有哪些特征?站在当前位置,信用还能追吗?

      信用跨年抢配行情有哪些特征?

      首先,观察近期抢配行情下的各机构行为:

      11 月,尤其是11 月中下旬以来,普信债主要买盘合计买入力量有所增强,其中基金公司(包括货基)、保险公司为普信债主要增持力量,反观银行理财及其他资管类产品的净买入力量相对不强,这与季节性也比较相符合。

      基金公司自11 月第一周起转为净买入且买入力度持续增强,但彼时主要还是集中在中短端券种,随着时间的推移,久期适度拉长至3-5 年,包括对5 年期以上的超长信用债也有所增持,但整体力度相对不大,期间也伴随了超长信用债的上涨。

      保险公司自11 月底起净买入力度明显增强,彼时主要增持方向尚在1-5 年期;进入12 月,保险公司对5 年期以上超长端买入力度显著增加,或主导了超长信用的行情。

      相较之下,银行理财对普信债的净买入力度有所减弱,主要增持方向缩小至1 年期内的短端券种,这或与逐步进入跨年回表季节后,需储备流动性有关。

      对应到主要信用品种估值上:

      化债利好带动下,信用风险可控且票息仍具吸引力的弱资质城投债更受追捧,估值下行幅度最大,且在抢配行情不止的情况下,久期也有所拉长;进入12月,在保险配置盘买入力度加大的情况下,超长信用债的表现亦较为突出。

      相应观察,在二永以及中高等级普信行情演绎至后半段后,中低等级3-5 年城投以及超长信用债接力,延续行情。

      从持有回报表现观察,截至2024 年12 月6 日,除部分弱资质超长端品种外,其他信用品种今年以来的累计回报率纷纷“收复失地”。

      信用还能追吗?

      展望后市,着眼2025 年的布局以及跨年行情,有几点需要注意:

      第一,在宽货币周期以及利率中枢逐步下移的背景下,债牛趋势或难言简单扭转,中期趋势之下债市仍具配置价值,落到信用债上而言更是如此,尤其是考虑供给控制下的稀缺性。

      第二,从布局2025 的角度来说,3-5 年AA(2),以及3 年及以内AA-或需提前布局,沿着化债利好的方向提前抢配,当然,期间不排除有一些波动,尤其是跨年期间抢配之外,银行回表带来的理财波动或会是一个阶段性冲击,把握流动性和负债端的同时,抢券不止,静待花开2025。

      第三,二永的交易或会有更大的波动,当前位置考虑均衡配置,把握流动性。

      第四,利率快速下行后,叠加超长信用供给持续放量反倒提升流动性的逻辑,仍有交易空间。

      正文部分回顾了当周信用(11 月25 日-12 月01 日,下同)一二级市场表现。

      风险提示:城投口径偏差;样本偏误;区域及平台评价的主观性;成交数据处理及局限性。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