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行业周报:MATE70强化自主可控进程预期 AI陪伴玩具成为端侧新可能

机构研报 2024-11-26 19:10:20 阅读

  华为“史上最强Mate”发布在即,强化自主可控进程预期。过去一周上证下跌1.91%,电子下跌3.29%,子行业中元件下跌4.10%,电子化学品下跌2.67%。

      同期恒生科技下跌1.89%,费城半导体、台湾资讯科技上涨2.53%、0.40%。

      我们认为,伴随市场“政策底”的形成,硬科技在“稳增长与调结构并重”的政策取向中兼具了“经济顺周期”及“新质生产力”的双重特征,虽然短期经历了显著上涨,但更多只是对此前流动性风险中错误定价的修复,电子行业估值仍大面积处于历史中低位,部分风向标类资产也仍有估值上行空间,类似于去年Mate 60 面市后3Q23 的行情表现,余承东所谓“史上最强大Mate”下周发布有望提振高端SoC 芯片自主可控进程预期。在情绪面之外,半导体在近2 年的下行周期里完成了较为充分的去库存和供给侧出清,如今在AI 算力需求的边际拉动下、在新一轮终端AI 化的创新预期中,行业正迎来具备较强持续性的上行周期,3Q24 中芯、华虹产能利用率同环比继续提高。

      在筹码面而言,伴随半导体、硬科技类ETF 申购意愿走强,对指数成分股的行情走势影响逐步形成正循环,建议乐观看待半导体行情持续性,继续推荐半导体细分龙头及华为、苹果产业链标签股:中芯国际、中微公司、北方华创、韦尔股份、恒玄科技、伟测科技、杰华特、立讯精密、鹏鼎控股、蓝思科技、福立旺、世华科技、顺络电子、电连技术。

      AI 陪伴玩具成为端侧应用新可能,关注SoC 等确定性硬件方向。伴随字节跳动推出搭载豆包大模型的AI 陪伴玩具“显眼包”,该产品在普通毛绒玩具的基础上,内嵌FoloToy 的AI 大模型机芯Magicbox(魔匣)。随着AI 模型的逐步成熟,当其与AI 陪伴玩具相结合,可以实现智能对话(提供情绪价值)、儿童早教(诗词教学、英语口语训练)等功能,有望成为AI Agent率先落地的优选场景之一。此外,若将AI 陪伴玩具与各类动漫IP 结合,针对特定角色的剧情内容训练,有望推出众多角色形态的AI 陪伴玩具。建议关注相关公司乐鑫科技、恒玄科技、晶晨股份等。

      英伟达FY3Q25 超指引上限,AI 开启新运算时代。英伟达FY3Q25(截至2024年10 月27 日)实现创纪录收入351 亿美元(YoY 94%,QoQ 17%),超指引上限,其中数据中心业务收入308 亿美元(YoY 112%,QoQ 17%);公司预计FY3Q25收入367.5-382.5 亿美元(YoY 66%-73%,QoQ 5%-9%)。英伟达表示,基础模型开发者正在扩大预训练、后训练和推理的规模,对Hopper 需求强劲,对Blackwell 高度期待。黄仁勋称AI 开启了一个新的运算时代,将影响各科学领域及各行业。AI 发展仍在如火如荼发生,继续推荐AI 算力和AI 应用相关标的中芯国际、恒玄科技、乐鑫科技、杰华特、伟测科技、澜起科技等。

      华为Mate70 系列开启预订,人数3 天破200w。11 月18 日华为终端官方宣布,华为Mate 品牌盛典将于11 月26 日举行,Mate70 系列、尊界S800 新车、智界新S7 等产品有望亮相。Mate 70 系列预订已于11 月18 日开启,预约人数3 天破200w。11 月19 日,华为官方发布多条AI 功能相关视频,涉及图像处理、隐私保护、手势操作等,AI 有望成为新机重要卖点。此外,Mate70系列将首发搭载纯血鸿蒙OS NEXT 和麒麟9100 CPU,其发布将是产业链景气度重要催化因素,建议关注华为产业链龙头:电连技术、光弘科技、伟测科技、力芯微、顺络电子、赛微电子、东睦股份、福蓉科技等。

      电视需求短期平稳,11 月下旬LCD TV 面板价格环比持平。据WitsView,11月下旬32/43/55/65 寸LCD 电视面板价格为34/63/124/171 美金,较11 月上旬价格环比持平。从需求看,受到以旧换新政策的刺激,11 月国内电视品牌在超大尺寸面板的需求热度不减,面板厂也在积极对应此次需求,国际品牌的需求较为弱势,在内热外冷的需求下,主要面板厂目前在面板价格上仍采取稳健策略,短期需求相对平稳,预计11 月电视面板价格全面持平。我们认为,在经历了长时间陆资厂商大规模扩张、全球产业重心的几度变迁之后,LCD 的高世代演进趋势停滞、竞争格局洗牌充分,推荐京东方A 等。与此同时,LCD 产业的崛起增强了国产电视品牌及ODM 的出海竞争力,推荐兆驰股份、康冠科技、传音控股等。

      新能源汽车保持高速增长,仍为半导体主要增长方向。根据乘联会预测,11 月新能源汽车零售预计可达128 万辆,渗透率约53.3%,同比增长约34%,随着相关补贴推动汽车市场整体销量持续增长,终端客流表现强劲,新能源汽车增长好于此前预期。目前汽车IGBT 模块随混动车型比例提升仍有结构性增长机会,二极管、MOSFET 器件国产化率仍低且随智能化提升单车价值量同步增长,整机增长、单机价值量提升叠加份额渗透使得新能源汽车为目前半导体的主要增长极;建议关注相关公司斯达半导、时代电气、士兰微、华润微、新洁能、东微半导、宏微科技、扬杰科技及天岳先进。

      重点投资组合

      消费电子:立讯精密、鹏鼎控股、沪电股份、蓝思科技、电连技术、传音控股、世华科技、东睦股份、工业富联、世运电路、水晶光电、春秋电子、东山精密、康冠科技、光弘科技、京东方A、景旺电子、四川九洲、福立旺、闻泰科技、永新光学、海康威视、视源股份

      半导体:中芯国际、恒玄科技、长电科技、韦尔股份、澜起科技、通富微电、杰华特、华虹半导体、新洁能、晶晨股份、圣邦股份、龙芯中科、德明利、江波龙、佰维存储、兆易创新、扬杰科技、斯达半导、北京君正、芯朋微、思瑞浦、力芯微、赛微电子、时代电气、卓胜微、帝奥微、东微半导、晶丰明源、士兰微、华润微、天岳先进、艾为电子、纳芯微设备及材料:北方华创、中微公司、鼎龙股份、芯碁微装、拓荆科技、立昂微、沪硅产业

      被动元件:顺络电子、风华高科、三环集团、洁美科技、江海股份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业发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