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揽子化债一周年系列研究之长株潭篇:从长株潭看区域一体化中的发展与化债

张蕾/朱航园/贺文俊 2024-11-09 14:11:08
机构研报 2024-11-09 14:11:08 阅读

  摘 要

      长株潭债务如何演化至今

      长株潭一体化的推进使得三市大力推动高速公路、城市间交轨、产业园区等固定资产投资,且湘潭及株洲的投资增速在多数年份要快于长沙;长沙凭借强大的虹吸效应在一体化进程中迅速崛起,三市间的生产要素差距逐渐拉大,形成省内长沙单核发展的局面。

      投资及举债速度的加快推动地方政府及城投债务迅猛增长,但产业发展、经济财政增速的背离使得湘潭、株洲的压力更快凸显;债务集中度高、融资成本高企及短期债务压力攀升为债务暴露埋下隐患;违规举债等负面舆情频出对湖南省内的信用环境造成扰动,湘潭市城投非标技术性违约使得地方债务问题更加尖锐,区域整体环境弱化下三市间分化愈发明显。

      长株潭化债路上的自救与他救

      近年来长株潭三市采取了一系列的化债措施,手段多样,主要分为自救及他救两个方面,其中自救措施包括平台整合、争取金融资源、严控投资及成本、融资化债反腐、设立市级平滑基金等,在压降融资成本及控制债务增速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他救则系积极争取中央及省级政府在建制县化债资金、特殊再融资债券资金及湖南省债务风险化解基金上的支持,是化解湘潭及株洲流动性压力的主要推动力。但自救及他救的措施并不能实际性化解债务,推动产业化债才是根本。“长株潭一体化战略”推行中应逐步释放长沙的溢出效应,通过三市协同发展以达到产业化债的核心目的。

      一揽子化债后长株潭债务压力几何

      受益于特殊再融资债券资金的倾斜及化债措施的落地,湘潭债务风险得到大幅改善,城投企业在债务结构优化、融资成本、发行利差及有息债务的压降等方面成效显著;一揽子化债亦加速了株洲的流动性压力缓释,但考虑到其较大的债务规模加之在本轮化债中获得的支持低于预期,后续仍面临较大的债务压力;但同时一揽子化债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长沙等优质区域的发展空间,加大了其平衡化债及发展的难度;此外,三市城投债务压力尚未形成实质性改善,短期偿债指标仍然偏弱,面临较大的偿债付息压力。

      长株潭化债总结及思考展望

      一揽子化债以来,长株潭三市加快债务化解节奏,湘潭市也迎来债务化解的拐点,化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但本轮一揽子化债的结果更多的是将城投债务政府化,同时侧重于结构和成本的优化及债务增速的控制,而不是区域债务总量的缩减,在土地资产价值下降、清偿性资产不足的背景下,债务还本付息压力仍很大;化债过程中信用风险更加区域化,厘清政企关系亦面临更大挑战;在退平台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后续城投公司在地方产业资源盘活及挖掘上仍有空间;此外,需关注城投企业退名单后的信用风险变化及融资政策配套问题。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