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研究:全球重估中国资产 港股空间广阔
市场回顾:中国资产全面重估,港股逆转为全球最佳整体而言,“9·24 政策组合拳”后,中国资产全面拉涨,其中恒生指数及恒生科技指数9 月27 日当周涨幅分别为13.0%和20.2%,均创历史新高。假期期间,港股继续领跑全球,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单周上涨10.2%和17.4%,一跃成为全球年初以来表现最佳的市场。结构而言,“超跌反弹”和政策直接利好的行业表现偏强,多元金融、保险、半导体、零售业、媒体和房地产等行业涨幅居前。市场成交延续节前活跃的状态,恒生指数及恒生科技成交额和换手率均接近近一年来的峰值。
事件催化:政策加码扭转方向,内外部环境渐进宽松随着9 月18 日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外部宽松落地,推动市场小幅走强。随后,9 月24 日,央行、金管局和证监会共同发布降准降息、降存量房贷利率、创设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等一系列稳市场、促经济的政策,大幅提振市场信心。9 月26日,政治局会议罕见讨论经济议题,释放积极信号,表示要加大货币财政逆周期调节力度、促进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进一步稳固市场信心。尽管美国9 月非农数据超市场预期,未来降息路径或有缓和,但降息的推进仍将为内部政策打开空间。
后市展望:估值仍处低位,外资或为后市增量资金估值层面,尽管经历了两周的大幅反弹,港股估值仍处历史偏低位置,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PE 分别处在68.3%和32.9%分位,在全球主要市场中排名依旧靠后,多数行业PB 估值仍处在50%分位下方。资金层面,虽然通过部分数据渠道我们可以看到资金流入,但流入全样本的数据可得性依然有限制。从市场成交的角度来看,在缺乏南向资金参与的情况下,假期期间港股成交额虽出现回落但依旧火热,全市场日均成交额达到3781 亿港元,创历史新高,可见离岸资金或正在增配港股,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情绪明显改变,外资或有望成为后市主要增量资金。
投资建议:以业绩为导向,关注增量资金托举效应随着后续海内外环境渐进宽松,刺激政策或进一步出台,同时结合港股估值偏低,外资仍有增持空间,我们仍然看好港股未来整体表现,而盈利能力或将成为后续市场分化的关键要素。整体而言,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ROE 持续回暖,恒生科技修复斜率更高;可比口径下,港股中资股累计净利润增速由负转正。分行业来看,信息技术、可选消费等行业业绩表现突出,或将有更强表现。此外,阿里巴巴、快手、美团等互联网龙头或为外资青睐对象,在增量资金带动下,或有良好表现。
风险提示:1)政策效果不及预期;2)美联储降息幅度不及预期;3)地缘政治出现重大变化。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