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点评报告:钢铁等行业将纳入全国碳市场 优质企业或将受益

周彪 2024-09-11 16:06:13
机构研报 2024-09-11 16:06:13 阅读

  事件:

      9 月9 日,为加快推进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范围工作,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方案》)意见的函。

      投资要点:

      方案提出分两阶段推进碳交易市场覆盖范围。启动实施阶段(2024—2026 年)。

      以夯实碳排放管理基础、推动企业熟悉市场规则为主要目标,培育市场主体,完善市场监管,提升各类主体参与能力和管理水平。2024 年作为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首个管控年度,2025 年底前完成首次履约工作。深化完善阶段(2027年—)。政策法规体系更加完善,监督管理机制更加健全,各方参与市场能力全面提升;碳排放数据质量全面改善,数据准确性、完整性全面加强;配额分配方法更为科学精准,建立预期明确、公开透明的配额逐步适度收紧机制。

      实施重点排放单位名录管理以及配额管理。《方案》指出,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管控化石燃料燃烧、工业过程等产生的直接排放。水泥、钢铁行业管控温室气体种类为二氧化碳,电解铝行业管控温室气体种类为二氧化碳、四氟化碳和六氟化二碳。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中年度温室气体直接排放达到2.6 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单位作为重点排放单位,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管理。

      新增重点排放单位约1500 家,覆盖排放量新增加约30 亿吨。同时,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制定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年度碳排放配额总量和分配方案。在启动实施阶段,基于碳排放强度控制思路实施配额免费分配,将企业配额盈缺率控制在较小范围内。在深化完善阶段,对标行业先进水平优化配额分配方法,推动单位产品产量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

      相关行业机遇挑战并存。我国的碳排放主要集中在发电、钢铁、建材、有色、石化、化工、造纸、航空等八大重点行业,占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75%左右。

      2021 年7 月启动上线交易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仅纳入了发电行业,覆盖年二氧化碳排放量51 亿吨,占全国排放总量的40%以上。此次将钢铁、水泥等高排放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碳排放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将推动相关行业加快低碳技术创新,提升碳资产管理水平;有效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和美丽中国建设。

      投资建议:当前钢铁行业整体承压,随着《2024-2025 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及纳入碳市场等政策推进,节能减排或将成为钢企健康发展的主题之一。长期来看,绿色发展是钢企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提示关注:宝钢股份、中信特钢、南钢股份、华菱钢铁等。

      风险提示:需求修复不及预期、纳入碳市场进展低于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等。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