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债:利率信用走势分歧 后续行情怎么看?
核心观点
资金面边际变化是影响信用反弹幅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市场进入调整行情时,如果资金偏紧、中枢上行,则会对信用造成更大的影响;机构尤其是公募基金行为也是影响信用反弹的重要原因,信用大幅反弹总是与理财、基金,尤其是基金的行为紧密相关且互为因果。
8 月以来调整由大行卖债触发,叠加资金面边际收敛与基金相关信息扰动,资金面收敛导致信用调整幅度加大,基金受市场信息扰动加大了负债的不稳定性,所以8 月以来信用波动大于利率。
总体来看,信用大幅调整(如23 年8-10 月)的概率较小,核心支撑逻辑在于(1)信用稀缺,(2)杠杆前期已降,现在处于低位,不会进一步加大卖盘,(3)资金中枢大幅上行概率不大,货币政策仍定位“支持性”。
信息或事件:
自8 月5 日大行卖出国债以来,债券市场行情出现调整,以10Y 国债为例,估值最高调整幅度达到12BP,调整时间一周左右,此后从高点回落,进入震荡状态。今年以来,信用债在几轮小幅调整行情中呈现较为突出的抗跌属性,但本次调整中,信用调整幅度偏大且调整时间略长,呈现滞后特点。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