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银金融周报: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 迎高质量发展机遇
证券方面,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证券行业或迎高质量发展机遇。7月15 日至18 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决定》指出当前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发展目标。我们认为,在“进一步深化改革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的指导思路下,证券行业有望迎来资产、资金、交易端多方面机制支持,增强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助力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目标。行业有望在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绿色金融和科技创新等方面受益。建议关注龙头集中逻辑下的头部券商中信证券、中国银河、华泰证券,具备并购前景券商浙商证券、国联证券、方正证券、西部证券。
保险方面,截至7 月17 日,A 股五大险企上半年保费数据全部出炉,共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76 亿万元,同比增长3.03%,总体上保费增速持续向好。本周伴随美国降息预期升温,三中全会抬升市场改革预期、提升风险偏好,以及超长期国债(四期)招标,未来长端利率有望反弹情况下建议重点关注“负债端景气+资产端无明显隐忧”的中国太保、“负债优异+受益地产回暖”的中国平安,关注“权益占比大+负债端改善明显”的新华保险和“负债端稳健+投资端弹性大”的中国人寿。
市场回顾:
本周主要指数上行,上证综指报2,982.31 点,环比上周+0.37%;深证指数报8,903.23 点,环比上周+0.56%;沪深300 指数报3,539.02 点,环比上周+1.92%;创业板指数报1,725.49 点,环比上周+2.49%;非银金融(申万)指数报1,344.17 点,环比上周+2.56%,证券Ⅱ(申万)指数报1,101.58 点,环比上周+2.31%,保险Ⅱ(申万)指数1,422.07点,环比上周+1.82%,多元金融(申万)指数报852.45 点,环比上周-0.33%;中证综合债(净价)指数报103.66,环比上周+0.05%。本周沪深两市累计成交3693.93 亿股,成交额39469.85 亿元,沪深两市A股日均成交额6578.31 亿元,环比上周-2.13%。截至7 月19 日,两融余额14399.89 亿元,较上周-1.33%,占A 股流通市值2.18%。截至2024年6 月30 日,股票型+混合型基金规模为6.17 万亿元,环比+1.33%,6 月新发权益基金规模份额85 亿份,环比-46.83%。板块估值方面,上周券商板块PB 估值1.12 倍,位于三年历史2%分位。主要上市险企国寿、平安、太保和新华静态PEV 估值分别为0.68X、0.51X、0.43X和0.32X。个股涨幅方面,券商:国盛金控环比上周+6.29%,海通证券环比上周+5.80%,中信建投环比上周+5.76%。保险:中国平安环比上周+0.82%,中国人寿环比上周+1.59%,中国太保环比上周+7.26%, 新华保险环比上周+1.00%。
证券业观点: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证券行业或迎高质量发展机遇。7 月15 日至18 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习近平就《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决定》指出当前需要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决定》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即“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7 月19 日中共中央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从相关负责人表态中,我们重点关注“进一步深化改革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决定》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具体包括一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二是健全推动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健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体制机制等;三是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四是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五是推进高水平开放;六是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七是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证券行业有望在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绿色金融和科技创新等方面受益。我们认为,通过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支持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完善法治和风险管理体系。展望未来,证券行业有望迎来资产、资金、交易端多方面机制支持,增强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助力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目标。
行业有望受益于更加公平和透明的市场环境、更稳健的风险管理机制、新质生产力发展带来的优质资产上市等机会等。建议关注龙头集中逻辑下的头部券商中信证券、中国银河、华泰证券,具备并购前景券商浙商证券、国联证券、方正证券、西部证券。
保险业观点:
险企股权变动频繁,保险行业面临结构调整。国资委多次强调要求国企“聚焦主责主业,严控非主业投资”,国企响应政策导向,对作为非主营业务的保险投资进行转让。截至7 月18 日,月内已有3 家险企(包括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机构)股权相继被挂牌转让;自年初以来,已有12 家险企的股权在交易所被挂牌转让,其中7 家股权转让比例超5%。重大股权更迭可能对险企的日常经营和治理产生一定影响。我们认为,这一险企股权转让潮不仅是对政策指令的响应,也是市场环境下险企战略调整与风险管理的自然选择。随着金融监管的日益严格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保险企业需更加专注于提升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 以应对行业变革。国企转让股权为市场提供了新的整合机遇,未来,保险行业或将迎来更加多元化、专业化的竞争格局。
五大险企公布上半年保费收入,经营态势稳健。截至7 月17 日,A 股五大险企上半年保费数据全部出炉,共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76 亿万元,同比增长3.03%,总体上保费增速持续向好。寿险方面,五大险企寿险业务保费同比增长2.12%,其中,平安寿险与中国人寿分别以5.1%和4.1%引领增长,寿险业务复苏向好。财险方面,五大险企中涉足财险业务的中国人保、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共实现财险保费收入5854.21 亿元,同比增长4.54%,其中,人保财险以3119.96 亿元排名第一;三家险企财险保费同比增速均高于3.5%,显示出财险板块较强的增长韧性。我们认为,国内保险行业通过精细化管理和差异化战略,实现了保费收入的稳健增长,上半年业绩有望改善,体现出行业的韧性和活力。其中,财险保费收入增速显著优于寿险,成为推动保费收入整体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本周保险板块整体呈现波动走势,具体表现受市场情绪、宏观经济环境及个股基本面等多重因素影响。尽管“利差损隐忧”仍持续对保险公司的估值构成上升压力,但中央银行通过抛售债券等市场操作传达了重要信息:长期利率已接近其底部区间。基于这一前景,保险行业估值有望迎来上升趋势。建议重点关注“负债端景气+资产端无明显隐忧”的中国太保、“负债优异+受益地产回暖”的中国平安,关注“权益占比大+负债端改善明显”的新华保险和“负债端稳健+投资端弹性大”的中国人寿。
流动性观点:本周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12400 亿元,其中逆回购投放11830 亿元,到期100 亿元;国库现金定存投放700 亿元;MLF 投放1000 亿元,到期1030 亿元。本周同业存单共发行7409.90 亿元,到期5735.40 亿元,净发行1674.50 亿元。地方债共发行1129.70 亿元,到期804.36 亿元,净投放325.34 亿元。
货币资金面:本周短端资金利率上行。6 月加权平均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1.86%。本周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R001+19 bp 至1.91%,R007+7bp 至1.90%,DR007+6 bp 至1.87%。SHIBOR 隔夜利率+19 bp 至1.86%。
债券利率方面,本周1 年期国债收益率-2 bp 至1.53%,10 年期国债收益率持平为2.26%。
风险因素:资本市场改革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券商行业竞争加剧,资本市场波动对业绩影响具有不确定性,险企改革不及预期,长期利率下行超预期,代理人脱落压力加剧,保险销售低于预期等。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