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车出海专题:国产叉车锂电化、短交期优势可持续 看好出海份额提升与结构优化

周尔双/韦译捷 2024-07-17 17:30:36
机构研报 2024-07-17 17:30:36 阅读

  核心观点:国产叉车锂电化、短交期优势可持续,看好出海份额提升与结构优化

    注:按销售额,平衡重叉车(一、四、五类车)约占市场规模的70%。本文分析锂/电动化均以平衡重叉车为分析对象。

      本文旨在解读两大问题:

      一、国内、海外市场平衡重叉车当前锂电化率水平与提升空间锂电叉车相对铅酸叉车、内燃叉车具备明显的经济性与环保性:(1)相对铅酸叉车,锂电叉车具备快充、无记忆、放电温度区间宽、维护维保成本低等优点,根据我们测算,铅酸叉车全生命周期设备+维保成本为锂电叉车的1.5倍。(2)相对内燃叉车,锂电叉车具备低排放、低维保、低使用成本(电费<油费)等优点,根据我们测算,保证日工作小时≥8,锂电叉车的购买+使用成本不到两年即可与内燃叉车打平。

      锂电化,即锂电叉车替代内燃、铅酸叉车为行业发展趋势,2023年国内、海外锂电化率分别为19%/13%,提升空间广阔。

      (1)国内,锂电化为锂电叉车替代内燃叉车:2023年我国国内市场叉车电动化率为29%,低于海外44%水平(欧洲65%、美洲31%),而锂电化率仅20%。

      (2)海外:锂电化为锂电叉车替代铅酸叉车:我们测算2023年海外市场锂电化率仅13%。由于海外锂电产业链不如国内完备,锂电池与铅酸电池价格差较大,叉车锂电化进展速度较慢。

      二、国产叉车出海的核心优势与份额提升空间

      龙头企业产业链布局优势显著,短交期&锂电化优势仍可持续。我国叉车出口自2021年起快速增长:2021年受疫情影响、供应链阻塞,国产叉车凭短交期、性价比和锂电型谱齐全等优势打开海外市场,销量份额从15%提升至19%。疫情扰动消除后,除中国外,2022-2023年主要叉车市场即欧美,新增订单同比增速均出现下滑,2023年欧洲、美洲叉车订单分别同比下降8%/20%。在此背景下,国内叉车出口仍稳健增长。我们观察到疫后全球供应链恢复,丰田、凯傲等海外龙头在手订单消化速度并没有明显提升,且根据我们的产业链调研,海外头部企业交期反而有所延长。其原因为(1)部分产业链自国内向海外转移,效率降低、成本提升。(2)海外锂电产业链实力弱于国内,锂电产品研发速度较慢。即当前时点,国产叉车龙头短交期与锂电化优势仍在。根据我们测算,2023年海外叉车市场规模1600亿人民币,国产双龙头份额仅各5%,份额提升将驱动收入增长。

      此外,尽管2023年国产叉车海外销量份额已达到30%,但出口结构仍有明显优化空间。(1)低价值量的三类车仍占出口销量比重近六成: 2023年一/二/三/四五类车出口销量占比分别为15%、3%、57%、26%。出口车型仍有优化空间。(2)出口平衡重叉车锂电化率仍有提升空间。2023年出口的一类车中,锂电叉车占比约60%,仍有提升空间。

      投资建议:国产龙头具备(1)海外销售渠道建设领先、(2)锂电化产品布局完善、(3)品牌认可度高、(4)供应链管理效率高,交期较短等优势,出海速度与车型结构优化速度明显领先行业。杭叉集团、安徽合力海外营收复合增速分别为42%/38%,杭叉集团海外营收占比从19%提升至41%,安徽合力海外营收占比从19%提升至35%。由于出口设备机型更加高端,毛利率显著高于国内,且随着锂电平衡重叉车占比提升,呈稳中有升趋势,2023年出口叉车毛利率高于内销6-9pct。看好海外收入占比提升、内部大车占比提升将带动国产龙头利润率中枢上移。重点推荐产品矩阵完整、渠道建设和锂电化进程领先的【安徽合力】、【杭叉集团】,建议关注大车战略推进的【诺力股份】、中力股份(未上市)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宏观经济波动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