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2025年投资策略:守时待机 向阳而生

证券之星 2024-12-27 13:05:36
股市要闻 2024-12-27 13:05:36 阅读

  核心观点

      截至2024年12月20日,医药生物(申万)行业指数的PE(ttm)为32.07倍,与沪深300指数PE(ttm)相比,溢价率为151.91%;2012年至今,医药生物(申万)PE(ttm)的中位数为35.99倍。 我们认为目前医药行业估值水平依然具有较好的安全边际。但另一方面,医药各子行业的估值持续收敛,反映出高景气度细分领域的稀缺;虽然医药行业估值水平处于底部区间,但各细分行业ROE(ttm)趋势与此前底部时期相比存在显著差异,预计后续整体估值弹性有限。 但我们认为,由于医药行业的不同细分领域/公司景气度、经营周期和估值体系差异较大,后续个股表现将出现分化,预计2025年医药行业投资主线仍将以精选个股为主。

      从行业角度看,药品、器械和严肃医疗服务类公司的收入主要来源为医保基金,我们认为其业绩确定性和韧性更强,相关细分领域个股具有更多投资机会;随着宏观经济环境逐步复苏,消费医疗、OTC药品、家用医疗器械/设备预计也具有业绩弹性。全球生物医药行业融资持续复苏,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和服务于药物研发环节前端的科研试剂/服务类公司有望率先受益。

      从市场风格角度看,我们认为在高景气度细分领域相对稀缺的背景下,低估值且基本面有积极变化以及稳健增长型的公司有望取得一定的绝对收益;业绩有反转/改善预期的行业/公司,在估值/业绩方面均具有向上弹性。政策方面,随着监管层对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支持力度提升,预计将有效提振并购重组市场的活跃度,明确有并购/资产注入意向的医药行业上市公司有望成为新的投资主线。

      风险提示:创新药研发失败,销售不及预期;生物医药行业融资、医疗设备招标采购恢复力度不及预期等;地缘政治风险等。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