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机构调研呈现这些新特征 机构高频调研公司出炉
超八成上市公司
获得调研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截至12月20日,年内共有4478家上市公司获得机构调研,占全部A股公司数量超八成,占比创下历史新高。年内上市公司累计接待2.54万次调研,与去年同期的2.67万次相比,小幅减少0.13万次。
与2023年相比,今年内机构调研热度有所下降。年内参与调研的各类投资机构合计10048家,较2023年全年减少1748家;调研次数超1000次的机构有73家,少于2023年的101家和2022年的102家;各类投资机构年内合计调研34.71万次,较2023年的46.01万次下降11.3万次,降幅24.56%。
从月度数据来看,4月、8月和10月的机构调研活跃度较高。在这3个月内,分别有216家、153家和132家上市公司获得超百家机构调研,在其他月份中,获得超百家机构调研的公司数量均不足70家。
这3个月参与调研的机构数量也显著高于其他月份,4月、8月和10月分别有4778家、4342家和3879家机构参与调研,合计调研次数分别为7.01万次、5.57万次和4.28万次。
4月和8月正值一季报、年报以及半年报的密集披露期,上市公司也会组织业绩解读报告会,投资者参与调研,以便能更全面准确地获得信息。9月底以来,随着多项重磅政策密集发布、落地,市场活跃度不断提升,再加上10月是上市公司三季报披露期,机构调研热情明显提升。

调研方式趋向非现场化
一般而言,机构调研可以通过视频会议、网络会议、现场会议等方式进行。今年以来,不少机构改进调研方式,减少了对传统调研的资源投入。与此同时,新兴的信息获取手段在投资决策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对调研模式产生影响,机构采取现场会议方式的占比有所减少。
以年内调研次数前10的机构为例,现场会议占调研次数比例均值为50.33%,较2023年同期下降近7个百分点。调研次数居首的机构是中信证券(30.230, -0.09, -0.30%),合计参与调研3804次,同比减少7.56%,其中现场会议调研1960次,占比51.52%,去年同期为58.83%,占比有明显下降。
中信建投(27.110, -0.08, -0.29%)、天风证券(4.650, -0.09, -1.90%)、中金公司(35.450, 0.09, 0.25%)和国泰君安(18.840, -0.11, -0.58%)年内调研次数均逾2000次,但相较去年同期,次数均下降10%以上。其中,中信建投调研次数同比减少幅度最大,从2023年的4021次减少至今年的2911次,降幅高达27.61%。
广发证券(16.520, 0.05, 0.30%)年内完成2436次调研,现场会议调研占比48.69%,较2023年同期下降10.54个百分点;中金公司、博时基金等机构的现场会议占比均下降超7个百分点。
新兴产业关注度较高
分行业看,年内机构调研的个股主要集中在七大行业,包括机械设备、电子、医药生物、基础化工等。上述行业内个股累计获得调研次数均逾千次,合计占全部调研次数的63.77%。
由此看出,机构密集调研通常与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市场需求紧密相连,对于成长潜力大的新兴产业关注度较高。
分机构调研者类型来看,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和投资机构依旧是调研主力,年内调研个股数量均在2000只以上。
证券公司调研个股数量最多,有2886只,对机械设备、电子、医药生物行业调研的公司数量均逾300家。32家公司获得超百家证券公司调研,东芯股份(26.230, 0.23, 0.88%)、华测检测(12.720, -0.09, -0.70%)、九号公司(45.210, -0.19, -0.42%)-WD、中控技术(50.930, 0.06, 0.12%)数量居前,均有超150家证券公司参与调研。
机械设备是证券公司最关注的行业。除此之外,其余调研机构最关注的为电子行业。今年以来,电子行业景气度逐步复苏,需求企稳回升,带来业绩显著改善。AI端侧模型兴起,AI终端硬件开始密集落地,云端融合成为产业发展的下一趋势。此外,折叠屏、AR/MR眼镜等消费电子创新也在积极引领需求、开创全新赛道。电子景气度在多因素推动下进入上行通道,市场关注度高企。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