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债量化专题:转债凸性的量化表达(GAMMA)
转债凸性的理论逻辑虽然和衍生品greek 中的gamma 类似,但实际操作思路上更类似于债券的凸性。这主要是因为转债在目前的A 股市场中的主流投资策略是持有买入,而非delta 对冲套利。
基于此,凸性对转债来说是“好属性”:当正股上行,凸性会放大转债delta收益;当正股下行,凸性会作为对冲项减少转债跌幅。从这个角度来看,高凸性转债或有一定超额收益。
我们设计了两种衡量凸性的方案:BS 优化法和截面差分法。
BS 优化法:我们用隐波来替代BS 公式的正股波动率,这种情况下BS 公式得到的转债价格和实际转债价格一致,从而得到的BS 公式gamma 解析解相当于是仅考虑转股期权的情况下,当前转债价格关于股价的二阶导的解析解的近似。
截面差分法:截面差分法完全舍弃了BS 的定价框架,从时间截面上转债平价-转股溢价率的统计关系入手,假定两者存在映射关系f,则利用f 我们可以得到截面上转债溢价率变化和的转换价值变化的二阶导关系,进而反推出转债收益率和正股收益率的凸性关系( 我们以后称为截面差分-gamma)。相对于BS 优化-gamma,截面差分-gamma 对任意个券均能得到全时段相对平滑的凸性曲线。
若每月月末买入BS 优化-gamma 最大的30 只转债,从结果来看,2020年以来两种策略均能取得明显正收益。其中BS 优化-gamma 年化收益在10%左右,且每年收益分布相对均匀。相对中证转债指数,BS 优化-gamma策略仅在两个时段出现明显超额回撤:2021 年年初和2024 年Q3,均是转债出现信用风险担忧的时间。也即转债凸性主要从股性角度寻找alpha,债性因素扰动下,转债凸性择券效果一般。
相比于传统的低价和双低策略,Gamma 因子有明显独立性。设定月度投30 只转债的前提下,2022 年以来高gamma 策略和低价策略仓位重合度多数情况下不足50%,和双低策略仓位重合度多数情况下不足40%。
另一方面,从超额收益的角度来看,历史回测表明,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gamma 因子相较低价、双低策略出现明显正超额收益。而且从结果上来看,gamma 策略超额表现较好的时间点往往是转债估值偏高的时段,也即在转债市场“内卷”的环境下,更进一步的二阶导策略有效性提升。
12.20 调仓仓位:本钢、希望、万凯、兴业、温氏、闻泰、齐翔2、希望2、上银、贵燃、华翔、弘亚、禾丰、旺能、永安、西子、丰山、苏利、东亚、大中、利民、江山、凌钢、通裕、东南、回盛、紫银、佩蒂、永东2、长集等
风险提示:历史统计规律失效风险;资金流动性超预期风险;条款博弈风险;业绩披露不及预期风险;宏观超预期风险事件风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