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延长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Ⅱ)实施过渡期有关事项的通知》点评:偿二代二期工程过渡期延长一年

罗钻辉/孙冀齐 2024-12-22 00:00:00
股市要闻 2024-12-22 00:00:00 阅读

  偿二代二期工程过渡期延长一年。12 月20 日,金管局发布《关于延长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Ⅱ)实施过渡期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原定2024 年底结束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Ⅱ)过渡期延长至2025 年底,对于因新旧规则切换对偿付能力充足率影响较大的保险公司,可与金融监管总局及派出机构沟通过渡期政策,金管局将一司一策确定过渡期政策。原已享受过渡期政策的单家保险公司,2025 年过渡期政策原则上不得优于保险公司原过渡期最后一年享受的政策。

      偿二代二期工程提高资本计量标准,落地后综合/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出现大幅下滑。2021 年12 月,原银保监会印发《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Ⅱ)》和《中国银保监会关于实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Ⅱ)有关事项的通知》(简称“偿二代二期工程”),秉承优化资本质量、“全面穿透、穿透到底”的原则提高资本的计量标准。偿二代二期工程落地后,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出现行业性大幅下降,截至2023 年6 月末,保险公司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较2021 年末水平分别下降97.0pct/44.1pct。2023 年 9 月,在偿二代二期工程要求的基础上,《关于优化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标准的通知》下调了保险公司投资部分资产的风险因子,保险公司投资沪深 300 指数成分股,风险因子从 0.35 调整为 0.3;投资科创板上市普通股票,风险因子从 0.45 调整为 0.4,阶段性缓解了偿付能力下行压力(23 年9 月末,保险公司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环比+3.3pct/+6.0pct)。

      外部增资渠道打开,但中小机构偿付能力依然承压。年初以来,金管局政策支持态势下,保险公司外部增资渠道进一步打开,人保财险、华泰人寿、太平财险、中国人寿等十多家公司共发行了规模总计超千亿元的债券用于资本补充。

      但在监管明确“化风险”的工作主线态势下,部分中小公司外部资本补充监管趋严、股东增资意愿较弱,叠加此前资本市场波动影响下利润表现承压,面临资本内生动能下降、外生动能不足,业务经营阶段性陷入“负反馈循环”问题。7 月18 日,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明确提出“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落实好防范化解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的各项举措”,化解中小险企风险“箭在弦上”,本次延长过渡期有助于为中小险企优化偿付能力水平提供时间空间。新“国十条”进一步明确下阶段偿付能力的优化举措:1)提升内源性资本补充能力;2)拓宽资本补充渠道;3)增加债务性资本补充工具。

      投资分析意见:化解中小机构风险工作稳步推进,头部险企迈入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期。长端利率下行态势下,建议重点关注存在估值逻辑切换潜力的上市公司,短期推荐高弹性标的新华保险、中国人寿;长期建议具有潜在高股息特征的标的中国平安、中国财险,具有经营alpha 的标的中国太保。

      风险提示:长端利率下行、权益市场波动、监管政策趋严、大灾影响超预期。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